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篇
教育   67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乐明 《上海集邮》2006,(10):13-13
11月12日《孙中山诞生140周年》孙中山,名,号逸仙,曾化名中山樵。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赴檀香山成立兴中会,誓推翻清朝。1905年在日本成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十七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创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体。1913年发动“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独裁。1914年在日本成立中华革命党,1919年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任总理。1923年接受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实行国共两党合作。1924年1月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其三民主义。同年秋,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孙中山应邀北上,共商国事。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不治,在北京逝世。  相似文献   
2.
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泰国上演了一场早有传闻的军事政变。尽管局势已经逐步恢复平静.但在回归民主政治的道路上.泰国仍要面对许多考验[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具有爱国思想的冯玉祥,由于仰慕孙中山.特别是在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后,在革命形势和南方革命政府的影响下,逐渐倾向革命,加上和吴佩孚矛盾的加深,遂于1924年乘第二次直奉战争之机.发动了北京政变,监禁贿选总统曹锟,推翻了直系控制的北京政权。对于这场政变的进步意义,江苏盐城第一中学的吴金余老师已撰文加以分析(见《中学历史教学》2003年第7期),吴老师的分析便于学生从宏观上正确  相似文献   
4.
禤嘉慧 《考试周刊》2011,(29):47-48
热河风云莫测,咸丰帝的驾崩激化了以肃顺为首的"热河派"与恭亲王奕訢为首的"北京派"两党派间的斗争。奕訢奔赴热河,与两宫太后紧急联盟,最终发动辛酉政变政变造就了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把持清王朝最高权力47载之久的历史。奕訢作为晚清王朝举足轻重的人物,在政海中历经起伏,为何当初选择与慈禧太后联合,发动政变?在政变过后,地位有所提升之时,为何眼睁睁地看着清王朝由一后宫女子掌权,"接受"垂帘之政呢?本文将围绕以上问题一一具体探究。  相似文献   
5.
武后晚年亟欲构建李、武双方平衡共存的政治秩序。细绎正史书写的微妙差异,再结合相关史事,可明晰李重润之死实因违背了武后“李武共存”的意愿。经此事件,武后对李唐旧臣的态度由温和安抚转为猜疑防范。保证嗣君为李姓,最终回归至李氏为天子的政治传统是唐臣对武氏认同的界限所在。王同皎墓志与传统史书似乎都表明唐臣的“匡复之计”是早有酝酿的,从“匡复之志”的理想到“匡复之计”的实践,唐臣的政治理想愈发明朗。臣子之“常道”是李唐旧臣所奉行的圭臬,他们竭力地践行其维护李唐皇嗣、延续唐祚的政治责任。以此言之,李唐旧臣对其人臣责任与政治理想的实践可视为神龙政变之另一面相。  相似文献   
6.
7.
咸丰帝的最初遗诏充分体现了他维护皇权稳定、继续满清王朝统治的目的。遗诏完满解决了权臣干政和后宫干政的问题,却没有解决谁拥有最后决定权的问题,他煞费苦心安排的赞襄体制最终被太后垂帘亲王辅政的政治体制所取代。  相似文献   
8.
何香凝     
正何香凝(1879-1972),著名民主革命家、国画家。原名谏,又名瑞谏。广东南海人。廖仲恺夫人。同盟会员。日本本乡女子美术学校高等科毕业。参加辛亥革命、反袁护法等革命斗争。1924年国民党改组,支持孙中山三大革命政策。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她坚持革命立场,进行反蒋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90年代初,有一部轻喜剧电视连续剧风靡全国,那就是葛优,吕丽萍、侯耀华等人联合主演的<编辑部的故事>.本文所说的不是那个虚构的叫<人间指南>的杂志编辑部,而是实实在在于1979年就在四川成都工商局注册、30余年里在中国最有影响的科幻杂志<科幻世界>编辑部.  相似文献   
10.
甲午战争成为促使中华民族民族意识觉醒的标志,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为何两次鸦片战争没能促使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觉醒,而日本发动的甲午战争则引起了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主要从中日两国的历史渊源、国情以及日本侵华的相关史实、甲午战争本身等方面加以分析研究,探讨中日甲午战争成为促使中华民族民族意识觉醒的标志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