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3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7篇
教育   4259篇
科学研究   381篇
各国文化   218篇
体育   234篇
综合类   137篇
文化理论   85篇
信息传播   5568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333篇
  2014年   770篇
  2013年   496篇
  2012年   840篇
  2011年   778篇
  2010年   605篇
  2009年   673篇
  2008年   726篇
  2007年   546篇
  2006年   669篇
  2005年   608篇
  2004年   847篇
  2003年   633篇
  2002年   308篇
  2001年   339篇
  2000年   274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5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巴人,又名王任叔(1901.10.19-1972.7.25)谱名运镗,乳名朝伦,字任叔,号愚巷,官名士侠,又名子虔。兄妹五人,排行第四。1901年10月19日,诞生于奉化市大堰乡一个农民家庭。他是我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作家、学者、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在他艰难、曲折的一生中,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世界人民的进步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王任叔自幼好学,博览广识。七岁时在本村务本小学读书,学习成绩优良。1921年,王任叔开始读到了陈独秀编的《新青年》,郭沫若、田汉、宗白华的《三叶集》等进步书刊,从中受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影响。从此,他立志献身…  相似文献   
4.
黄明 《声屏世界》2003,(11):46-46
对于地方台电视评论节目来说,电视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应该定位于两个强化上,即强化监督职能,强化服务功能。在服务地方党委政府整体工作的大思路上,发挥舆论监督的威力,发挥新闻评论的作用,营造出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关于地方台电视评论的再创新,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题材的选择要从狭义走向广义从事地方台电视评论的编辑记者,近两年有一种同感:评论节目越来越不好做了,选题似乎也越来越少了。这有两种因素:一是选题上的重复、老化,了无新意;二是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凭惯性工作,未能及时调整评论节目的经营方向。近十年…  相似文献   
5.
李朱 《教育文汇》2004,(2):43-44
李朱等几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研究生,向社科院的400多名博士生导师请教两个问题:“哪些书曾经对他们的为人师表、学术思想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为什么是这些书籍?”他们从回收的120余份的问卷和大量的来函来电中  相似文献   
6.
7.
张渝 《收藏》2001,(5):42-44
如果说,有清一代的书画中兴要归功于“扬州八怪”的话,那么,金农则是“八怪”之中的顶梁柱。  相似文献   
8.
9.
综观当前有些报纸副刊,读普遍反映“亲和力”不够,不能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鼓动人,激励人。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办副刊观念落后。二是副刊水平不高。许多副刊编辑的办刊水平至今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三是副刊稿件内容陈旧。副刊怀旧内容的稿件占据了大量金贵版面,如,写过往的陈年旧事多,写怀念父母、师友等故人的多,写现实生活的少。四是副刊版面形式呆板单一。除了散、诗歌就没有别的体裁,反映在版面上的就是上下左右几大块,老面孔,缺乏视觉冲击力。所有这些,归结到一点,是一些报纸对副刊的作用缺乏应有的认识,对副刊重视不够。这些年,各报重新闻轻艺副刊的倾向比较突出,把艺副刊当作“点缀”甚至搭头,轻视艺作品宣传人、鼓舞人、引导人、教育人的作用,忽视艺副刊拥有的庞大的读群和作群。有些从业人员片面地认为,只有新闻和理论才是弘扬主旋律,副刊是供休闲的附属品,甚至急功近利,觉得副刊不如广告“来菜”。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06,(3):195-195
周行春,字一仁,江苏宜兴人,著名紫砂装饰陶艺家,自幼痴迷紫砂,本着“人善为本,仁爱一生”的信条创建“一仁轩”陶艺工作室,专业从事陶刻、泥绘、镶金等装饰艺术,尤擅长紫砂茗壶的镶金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