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丛 《教学与管理》2015,(9):116-117
中国云计算不仅发展潜力巨大,而且作为一种新兴资源,可以加速中国经济从传统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向服务驱动经济转型,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经济的核心竞争力。相对于欧美市场,中国云计算起步晚,目前中国云计算的发展普遍处于云计算建设阶段。中桥调研最近对中国近百位CIO进行的深访显示,用户会根据应用和业务负载需求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云部署方式。目前,中国市场最普遍的三种云部署方式包括:数据中心基于虚拟化逐步实现云部署;新应用驱动云计算部署;分步架构超可扩展云计算。就现有数据中心与云计算的相关性,中桥调研针对460名最终用户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奖励》2004,(7):42-43
自主设计了121个17×17组件构成的堆芯,采用国产AFA-2G燃料组件,线功率密度降低到16.09kw/m,小于进口的大亚湾核电站18.7kw/m,堆芯热工安全裕量大于15%,满足《最终用户文件》要求,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同时使燃料组件生产标准化,有利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3.
论计算机软件最终用户的法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最终用户问题是科技发展给著作权领域带来的一个挑战。为了协调软件著作权人与最终用户之间的利益平衡,构建和谐的软件使用秩序,应当追究最终用户使用侵权软件的法律责任。而解决软件最终用户问题的理论依据应为“拟制说”,而不是“复制说”。在界定软件侵权时,应区分营利单位、政府机关、公益单位和个人,应区分在业务上使用和私人使用,还应区分善意用户和恶意用户,根据不同的情况令使用盗版软件的最终用户受到不同的法律待遇。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加速,对于电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电能从发电厂发出后变成高压经过电网被配送到供电区域,后经变电站降压后进入到最终用户。在这一过程中发出的电能会有一定的损失,此损失即为线损。线损是供电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但是如何降低线损则是考量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在供电过程中尽量的降低线损则是供电企业的重要目标,通过降低线损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效益。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通过将新技术引入到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中,积极的进行降损,从而实现企业的节能增效,提高企业的收益。  相似文献   
5.
重新评估大幅面印刷市场的发展方向和问题.已成为每年InfoTrends的一种惯常作法。该公司从收集过去一年中有关厂家的设备发货数量着手分析研究.开发预测报告.并对最终用户购置设备的要求和期望加以引导。InfoTends的Tim Greene从技术、创新与生产3个方面来对市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博客     
徐骏 《新闻实践》2014,(12):7-7
@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淘汰你的不是互联网,而是你不接受互联网。是你不把互联网当成工具跟你的行业结合起来。最终淘汰你的还是你的同行,他们接受了互联网,把互联网跟自己做的事情结合起来,淘汰了你。@前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百度总裁张亚勤互联网思维区分为三个层级:层级1——数字化,互联网是工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7.
最终用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终用户与情报检索专家使用系统的差异出发,概要讨论了最终用户使用传统检索系统的障碍以及他们在思维方式、检索过程、信息查询路线等方面的特征。这是研究面向最终用户的情报检索系统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我国软件作品著作权保护两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建立多方利益平衡机制的角度出发,论述了目前我国不同类型计算机软件作品最终用户法律责任。在软件作品侵权赔偿金问题上,提出引入法定赔偿金制度与惩罚性赔偿制度以弥补我国现行的补偿性制度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10.
日前,EDUCAUSE发表关于“2015年高等教育机构面临的十大IT问题”的文章。文章指出,今年美国高等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变化达到了一个转折点,组织机构的工作重心也由技术逐步转向业务。另外,在某些方面也比以往更加复杂,如在线教育、云计算、BYOD(自带设备)环境等,这种“新常态”也是变化的一大主题。本刊节选其中部分内容,从高等教育机构采用新技术的情况入手,阐述了高等教育机构如何在新常态下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支持,如何制定有利于大多数机构和社群的安全策略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