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525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23篇
体育   88篇
综合类   30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2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晚清时期是小说出版的繁盛时期,在中国出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据陈大康<中国近代小说编年>一书统计.  相似文献   
2.
伍立杨此书,杀青于19世纪90年代初。当时,国内学人和文化界对晚清的热情尚未兴起,一般读者昧于宣传,对清末民初革命党人鼓吹、暗杀起义三位一体的运作策略所知甚少。职是之故,读之不仅有令人血脉贲张,几欲仗剑而起的感性冲撞,更有耳目一新的史学美感。时至今日,持续十余年的晚清热高烧未退,改良主义者的气焰已经盖过了党人的光辉,一般读者对暗杀、起义等革命策略,  相似文献   
3.
民初,中国的学制仍因袭日本模式,其多有不合国情之处。在新化运动中,传统教育思想和观念备受抨击。80多年前,中国教育改良呼之欲出,设法效仿欧美教育体制,就是当时的主流思潮。其间,欧美教育家曾频频来华考察,使中国教育界能够以全球视野与多元参照系来看待中国自身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剧是中国话剧最初的名称,以区别于传统京、昆旧剧,清末民初曾盛极一时。民国初年,上海、北京许多演新剧的剧场后台,常挂有一幅照片,照片上那位西装革履的年轻人,就是辛亥烈士、被称为“新剧泰斗”的王钟声。  相似文献   
5.
唐海江  李玲 《出版发行研究》2018,(4):100-102,85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的重要变革时期,也是中国出版业重要转型期,西方现代版权思想伴随“西学东渐”潮流传入中国,与中国古已有之的版权保护萌芽交织.以商务印书馆为代表的新兴民营出版机构面对其时严峻的翻印、盗版局势,着力推动版权由人治向法制、由出版者本位向著作者本位转变,并为切实推动版权保护积极组建同业联盟.一系列的版权实践也构成中国近代版权文化发展的强大源流之一,推动中国版权文化由古代萌芽向近代意义的历史蜕变.  相似文献   
6.
清末民初是社会大变更的时代,西方列强的入侵以及后期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大量新知识涌入,致使已有的教育模式难以与教育内容相匹配。西方教育方法传入中国,然而由于国情不同,在一定程度上难以适应中国的教学。本论文旨在探究教育家群体在这一时期因何而研究,了解研究者究竟在何种环境中进行研究,笔者将1902年至1927年划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萌芽期、发展期。根据特定背景从两个阶段着眼,分别阐述每个阶段的研究背景,以期对语文教育史研究有所丰富,对后续的语文教育问题研究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学教育》2017,(1):60-67
清末民初,为了适应新学制的需要,教师开始使用教授案解决班级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基于对清末民初中小学教授案的编制与使用情况、内容与特点的历史考察,研究表明教案撰写作为一项专业活动,离不开充分的资料与共同体协作,同时需要处理好教学过程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翻译小说带动读者期待视野更新,推动着读者、译者、本土创作的动态演进。甲午海战前,外国文学翻译体量尚小,由传教士主导,尚未完全进入中国读者的期待视野。甲午后,西方翻译小说随着政治风潮进入文学系统核心,成为创作的模仿对象,然而巨大的"视野差"使得翻译文本普遍形变。五四之后的一二十年,读者与作品视野深度融合,翻译经典化、体系化,本土现代作品逐渐成熟,以西方文学为参照的中国文学现代转变最终完成。  相似文献   
9.
清末民初时期,女性办报活动出现高潮,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女性报刊和女性知识分子。她们以报刊为平台,摆脱家庭和地域的束缚,开始以新兴群体的面貌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形成了知识女性群体在公共空间的集体发声的现象,推动了女性主义发展和女性人格解放。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鸦片烟毒泛滥成灾,因此,中国人民曾多次掀起全国性的禁烟禁毒运动。大规模的禁烟运动有三次,即林则徐禁烟运动、清末明初禁烟运动和国民政府“二年禁毒、六年禁烟”运动。这些运动发生的国内处背景、禁烟措施、效果以及民众的表现,都有不同。虽然,这些运动终未能彻底解决烟毒问题,但经验教训却可供后世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