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坛新秀     
《教师》2011,(31):F0003-F0003
人物简介 安瑛,女,湖南株洲人。生于1983年1月,大学本科,2005年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05年至2006年任教于湖南省株洲市实验中学,2006年9月因株洲市教育布局调整到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任教。现为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语文教师。高一年级党支部书记,中学一级。2008年获“株洲市教育局‘80后’优秀教育管理人才选拔”前二十名,2011年获湖南省株洲市“十佳教坛新秀”称号。  相似文献   
2.
湖南科技大学材料化学专业于2009年被批准建设为湖南省特色专业。结合本专业2年来的建设情况,本文首先分析与总结了材料化学专业总体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其次,从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对材料化学领域里的高新技术的了解和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三个方面讨论了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思路;最后,分析与对比了改革前后的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3.
冬天的下午。湘江畔的古城。假期将至的校园,寒意紧逼却紧张有序。  相似文献   
4.
吴广平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2):F0002-F0002,F0003
中国是一个灾荒频繁的国家。过去,我们一向忽视了灾荒史的深入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产生了一大批有份量的灾荒史研究成果,涌现出了许多致力于灾荒史研究的专家。其中,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的杨鹏程教授,率领他的灾荒史学术研究团队十余年来一直沉潜于湖南及荆江一洞庭湖区的灾荒史研究,方向集中,特色鲜明,成果叠出,成绩斐然,受到学术界和决策部门的瞩目。最近,杨鹏程教授等著的《湖南灾荒史》被作为大型丛书《湖湘文库》之一种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  相似文献   
5.
结合湖南科技大学的实际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从"三创"建设模型的内涵出发,紧扣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课外科研创新体系3大建设主线,围绕旅游管理特色专业"三创"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系统研究,以求能为同类院校创办品牌特色专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2008年11月28日下午两点整,贵阳市图书馆三楼多功能报告厅出现了十年难见的人气景象,仅能容纳100人的报告厅挤满了近两百名听众,走廊和过道上也站满了来听讲座的人群。一场由贵阳市图书馆、《青年时代》半月刊联合主办,贵州省策划创意协会、金阳时讯网、遵义路办事处共同协办的”行走与写作”文学专题讲座在这里火爆开场。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来自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的硕士生导师、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主任、湖南科技大学文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侗族文学学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7.
宋焱  黄俊  黄玲娟  杨洪 《文教资料》2010,(23):165-166
本文结合湖南科技大学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实际,在阐述师资队伍建设成就的基础上,针对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诸如特色教师相对短缺、专业教师实践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和师资队伍建设缺乏支持等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以求为全面构建湖南科技大学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体系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8.
自然,社会,生命,是当今时代关注的三大主题。刘建琼,1964年2月出生于湖南宁远。硕士研究生,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湖南省首届“121人才工程”优秀专家。教中师语文而电大语文而高中语文21年,现为三湘百年名校长沙市长郡中学语文教研组长。兼任湖南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湖南省中小学语文教材审查委员、长沙市高级职称评审耍员会副主任(特级评委)、长沙市人民政府督学、长沙市中语会副理事长等职。曾被聘为湖南科技大学兼职教授、湖南师大和长沙教育学院的国省市三级骨干教师培训导师。长期从事语文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撰有论文一百多篇.专著《语文方法论》《走进新课程》《古诗鉴赏》等7部。主编《探究性阅读》等助教助读书三百多本.主持科研课题获教育部二等奖、湖南省一等奖、长沙市“友谊科研”奖各1项,在全国各地讲座、上示范课一百多堂。事迹在《中学语文》《潇湘城报》《长沙晚报》等有介绍。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古典戏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朵奇葩,那么古代曲论显然是这朵奇葩上骄人的花蕊。它经过古人在戏曲创作与实践的辛勤浇灌下生长而成,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成果。长期以来,戏曲学者们对古代曲论颇为重视,不遗余力地对其进行汇辑、整理与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相较于古代曲论本身的丰富性,这些研究似乎还不够充分。以作为古代曲论核心组成部分的戏曲创作理论为例,人们对这方面的研究就还只是停留在对重要理论大家的经典阅读上,理论素材也大多局限于理论专著、评点等理论形态,全面的系统的研究没有展开,这不免让人遗憾,也让人期待!笔者近日奉读湖南科技大学刘奇玉教授的新著《古代戏曲创作理论与批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6月),受益匪浅,认为该书显然是这一研究领域让人欣喜的新成果。这本著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创作主体和创作方法作为切入点,广泛网罗各种曲论资料,从主体论、动机论、题材论、语言论、人物论、结构论六个部分,对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理论作了细致、翔实的梳理与研究,将我国戏曲理论研究更深入地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0.
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问题对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尤其影响我国旅游业和旅游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文章以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在深入剖析就业竞争优势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学生自身、国家政策、旅游企业用人模式和国际合作机制等层面提出切实可行的相关改善措施,以期能够为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