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6电信法与电子传媒管制的制度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美国《1996电信法》颁布10年后所引起的超出立法者和公众预期的结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重点剖析了现象背后的经济动因和制度演变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2.
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世界广播电视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特征就是广播电视垄断集团的产生和形成及其对全球文化市场的扩张,美国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网络公司的合并,组成了世界新的媒体“巨人”,全球反响巨大,也昭示着国际文化霸权的日益强化,随着我国加入WTO的临近,西方媒体也在加紧对我国的综合渗透。反观国内,随着《电信法》的颁布,电信将包容视屏领域,广电当然也可以进入语音领域,这就意味着广电产业将面临与信息产业及其他行业的交叉和融合。整合联合,共存共荣将成为21世纪发展的最大主题和竞争白热化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规定:"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这一重大的技术动向,引起了业界对"三网融合"新一轮的关注。本文试图通过世界各国面对"三网融合"的具体方法、措施,以及"三网融合"的发展趋势和技术走向,找出其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电信服务业的现状及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保证国际电信市场自由化和开放的《基础电信协议》及美国电信市场自由化和开放情况,论述了我国电信服务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瓶颈,提出了对于电信服务业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三网融合是世界信息产业的大势所趋,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三网融合在中国却长期停留在口头上、文字上,推而不动。从2001年3月15日出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到今天,已经历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十年时间在人类历史上不过是电光石火,在信息产业发展中却相当于一个时  相似文献   
6.
“入世”后,我国将按照世贸组织相关文件的原则精神,承担应该承担的义务,政府当前应在总结近十年来电信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针对目前出现的问题,加大电信业管制改革的力度,加快制定《电信法》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有的电话资费模式以用户的通话时间和距离为计费标准。这种资费模式产生于电信网络资源稀缺、电信技术落后时期,其法理依据是电信网络的租赁物权。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电信网络资源严重过剩,特别是随着波分复用技术的发展,单根光纤可以同时传输的信息量远远超过实际需求,原有的电话资费模式所依据的租赁物权理论不再适用新技术条件下的电信网络环境。传统电话资费模式正阻碍着电信技术进步转化为社会的福利,电话资费改革势在必行。在新技术条件下,电信网络使用权表现出准物权属性。建立基于准物权理论的电信网络使用权许可制度,确立用户的电信网络接入权,是我国包月制电话资费改革的法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信息系统工程》2009,(5):141-141
在近日召开的“2009通信网络和信息安全高层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保障局副局长熊四浩表示,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工信部正在积极推动《电信法》、《信息安全条例》的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9.
10.
人事     
《青年记者》2006,(7):3-3
俄罗斯修改电信法7月1日起全国均实行单向收费 NBC环球影业6亿美元收购女性网站iVillage 澳大利亚拟取消传媒业对外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