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人们有一种误解.好像法国导演只拍艺术电影,其实,法国导演一向不排斥类型片。当年法国新浪潮主将特吕弗就很推崇希区柯克,也拍过不少类型片电影。《逃之夭夭》的导演继承了这一传统.拍出了一部颇有希区柯克风格的悬疑片。  相似文献   
2.
徐克导演的《智取威虎山3D》,充分借助现代商业片、类型片叙事模式,融合高科技的影像呈现,将著名的红色经典打造成一部叫好又叫座的新主旋律电影,从而成功地实现了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又一次变奏。其创作立意和艺术创新之道,不仅拓展了中国主旋律电影创作题材和方法,而且对中国主旋律电影走向世界都具有积极的探索、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歌舞片从诞生之日起,就在电影类型片中享有大佬地位。  相似文献   
4.
正经历前两部《折纸时代》和《青木时代》之后,《小时代》系列已经形成一套易辨识的风格:靓丽的演员阵容,花哨的镜头语言,飘渺的文艺台词,炫目的宣传物料,以及永远槽点满满欢乐多多的故事情节。用郭敬明自己的话说,第三部《刺金时代》比前两部在各个层面上都"更进一步",服装、置景、拍摄手法  相似文献   
5.
姚天一 《文教资料》2013,(35):148-151
这是一次跨界的研究尝试,电影和电视虽然同属于影视的范畴,“他们都是时空综合艺术,两者都是把时间艺术的表现特性和空间艺术的造型艺术融为一体.”[1]但它们在传播方式,传播手段等方面又各有侧重,互相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本次研究的对象是在这两种传播形式下的纪录片,通过对美国导演迈克尔·摩尔在他的电影纪录片中运用的类型电影手法进行分析,寻找其对在电视这种传播载体中的新闻纪录片的借鉴和警示.  相似文献   
6.
王璇 《视听》2016,(6):101-102
香港电影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丝毫无愧于"东方好莱坞"的称号。其中,香港的武侠片、青春文艺片和喜剧片等,都突出表现了香港电影对传统文化的坚持、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以及对小人物生活状态的关注,具有浓厚的香港本土特色。  相似文献   
7.
二战以来,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视觉文化理论与数字理论等各种各样的电影美学思潮和艺术风格相互交错,使得美国当代电影呈现出一幅错综复杂、班驳陆离的新景象。其主要体现在美国电影类型片的混合、艺术片与商业片的综合、对边缘群体的关注和计算机数字电影时代的来临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华语电影市场持续兴起的魔幻类型片从表征上可以抽象为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与好莱坞主流商业模式的融合产物。审视这些影片所塑造的景观,无论是历史与现代,或是东方与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都存在一种"消失的边界",即时间层面与空间层面的双重文化沟壑正被全球化共同市场所统合。通过从宏观上民族电影到华语电影传播语境的变迁,中观上中式神怪与好莱坞模式之整合以及其中传统文化的重构,微观上三部魔幻类型片案例这样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好莱坞主流模式的影响下,杂糅了西方元素的魔幻景观是华语影片为适应工业市场与文化审美,权衡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妥协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影片依然呈现了一种多元的"中国的想象"。  相似文献   
9.
正从传播学的意义上来说,国力的竞争是"洗脑赢心"(winning hearts and minds)的竞争,是"故事"和"信道"的竞争。所谓"故事"就是传播的内容,"信道"就是指传播的渠道。这两个环节的竞争最终还是为了争夺受众的眼球,引发他们的关注,继而再深入到他们的"脑"(思维层面)和"心"(情感层面),改变他们的认知和态度——这就是所谓的"洗脑赢心"。"洗脑赢心"的竞争应从"中国梦"的"故事"开始  相似文献   
10.
除了张艺谋陈凯歌那一代的其余导演,受困于商业类型片技巧的极度匮乏,抑或电影观念的陈旧落伍,不得不尴尬地缺席于这个喧闹的市场。而中国电影盛世下的隐忧根本不在于第五代、第六代的消失,而在于新人的无比匮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