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戴静静  王婧 《青年记者》2010,(16):96-97
现象分析 2010年新春伊始,接二连三的网络事件让人应接不暇,“兽兽艳照门”、“小S家暴门”、“烟草局长日记门”、章子怡“泼墨门”、“诈捐门”、“师生激吻门”、“闫凤娇艳照门”等“门事件”爆发,传播速度惊人。  相似文献   
2.
"艳照门"事件让人们再一次把目光聚集到网络名誉权保护的问题上,网络时代的名誉侵权案具有区别于传统侵权案件的特殊性.面对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公民的名誉权保护遭遇新的挑战.网络侵权案件的责任如何认定以及网民如何避免侵权等都是需要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具有反讽意义的是,两件风马牛不相干的事件,即所谓“艳照门”事件和南方雪灾,居然同时成为鼠年伊始中国的最大公共事件。  相似文献   
4.
2008年春季发生了三个网络事件——“张殊凡事件”、“艳照门事件”、“西媒辱华事件”。在此三个事件当中,网民以强有力的群体行为推动了事件的发展,扩大了事件的影响力,同时也将如何规范网民群体行为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5.
<正>门,相信我们都不陌生,这个名词的出现率,堪称我们一生中所见的最高。查下新华词典得知,门的最初意思指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  相似文献   
6.
"艳照门"事件的冷思考——新闻自由背后的媒体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艳照门"事件像冬日的暴风雪一样突然降临而且愈演愈烈.文章就此事件对媒体的社会责任问题进行反思,提出媒体应该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共建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  相似文献   
7.
从“艳照门”看网络文化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艳照门”事件,最终以陈冠希向公众道歉并宣布永远退出娱乐圈而告一段落。事件本身对社会造成的恶劣影响不言而喻。本文拟从该事件谈起,分析网络文化的负面效应及其控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推开热闹的"艳照门",笔者看到了隐藏其后的"传播门"--媒体是此次"艳照门"事件扩大化的重要推手.本文在分析明星、经纪公司及媒体三方面的利益诉求的基础上,揭示媒体报道中明星"隐私辈出"的深层原因和表现形式;通过反思媒体在此次"艳照门"事件中的不当传播,呼吁媒体理性冷静地面对娱乐炒作并提出了面对恶性炒作媒体可选择的一些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9.
近期涉及香港某男艺人和众多女艺人的“艳照门”事件一直是网络上的热点和焦点,众所周知,网络有其自身的特点,由于无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因此信息传播速度十分快,信息传播面很广,无论身在何方,无论男女老幼,只要能上网就能很容易地看到这些不雅照片。这次的“艳照门”事件虽然仅仅只是一个个案,但它却暴露了当前网络文明的裂痕。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的“艳照门”事件,在给社会的各个层面带来强烈冲击的同时,也使网络德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反思网络德育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发展存在的种种不足,寻求应对挑战的种种对策,对于推动网络德育健康有序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