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5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新进士闻喜宴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证唐代新进士宴集中的闯喜宴。放榜之后,朝廷下诏令新进士于曲江举行闻喜宴,该宴带有浓重的官方色彩,不同于在关试后举行的由新进士醵资、委托进士团承办的关宴,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属私人和民间性质。至迟在唐末,闻喜宴已改由官方赐钱主办。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文馆词林》所存两篇残敕的文本进行分析,并将其与历史资料对照验证,得出此二敕的作者均为唐太宗,此二敕的写作时间分别为贞观二年(528)正月、三月。  相似文献   
3.
五代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分裂割据时期,由于连年混战,军阀当政,故刑法较为严酷,唐代建立的封建中央集权的统一社会秩序和法律制度遭到很大破坏。历代史家大都认为这个时期无礼乐制度可言,对其法律制度也采取否定态度。然检诸史籍便可发现,各朝统治为强化其统治,在立法方面并非一无建树,在中国法制史上五代时期也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4.
王健 《兰台世界》2015,(6):101-102
中国古代体育和近代体育具有完全不同的文化形态背景。古代,体育的发展受到皇帝诏敕的很大影响。本文以唐代体育发展为背景,研究了唐代诏敕律令对唐代各种体育活动的发展和交流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伊与部马养在《从驾应诏》诗中提到“瑶池”和“白云篇”,而“瑶池”与“白云谣”典故出自《穆天子传》,明示他受到《穆天子传》影响.伊与部马养是有文献可证的《穆天子传》在日本的早期接受者,其接受时间在持统天皇702年逝世之前.731年葛井连广成奉试对策提到了“黄竹”和“白云”,“黄竹”典故也出自《穆天子传》,说明日本上层对《穆天子传》已很熟悉.日本学者在诗文中引用《穆天子传》,既与他们注意学习《昭明文选》和李善注有关,也与他们直接阅读《穆天子传》有关.《文选》李善注本可能不是直接从唐朝传入日本,而是通过新罗间接传入.《穆天子传》则更有可能是由日本遣隋使团、遣唐使团中的学问僧与留学生带回日本.基于此,笔者将《穆天子传》传至日本的时间上限定为隋文帝开皇二十年(600年),日本圣德太子初次派遣留学生到中国留学;下限则为日本持统天皇逝世之年,即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具体时间难以确考.  相似文献   
6.
邵永忠 《图书馆杂志》2003,22(10):71-73
明修《元史》未立《艺文志》,清儒对其进行了补撰,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金门诏、黄虞稷与卢文衷、钱大昕三家。三家补志著作对填补《元史》无《艺文志》之空白,反映元代图书之繁盛,在分类方法之创新,及著录内容中对《元史》和其他志书之补正上,都有所成就,在目录学史上有较大影响,也为研究元代学术文化指示了门径。  相似文献   
7.
杨光 《档案学研究》2021,35(6):143-148
诏敕文书专藏之室是我国古代官方和民间档案保管场所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E考据”的方法,在搜剔爬梳古今文献的基础上,以敕体的源流演变为主线,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考证了以“敕书”名室者在古代的存续脉络。敕书之室滥觞于唐代,是散见于内地县治和边疆寺宇的个别现象。至北宋时,宋初的建法立制改革推动了编敕制度的兴起,敕书库和敕书楼相继上升为一种普遍的地方官署档案保管场所,为地方性的专门编敕服务。南宋时,官府内部的机构改革使得敕书楼逐渐被架阁库所取代,敕书楼由官方转向民间。至明清时,敕体不再是法规形式,敕书之室的建筑主体由北宋单一的地方政府演化为官方和民间并存并逐渐以民间为主的结构。由于明代饥岁灾荒频繁而实行劝分政策和旌表制度,导致因赐敕旌义而特建楼、阁专藏的现象尤为频繁。  相似文献   
8.
杨光 《档案管理》2021,(4):112-114
本文借助"E考据"的方法,通过收集整理古今文献,选择以"敕书"名室者为典型例案,按照敕体文书源流演变的线索,考证了敕书之室地点位置和形制结构的演变.唐代的敕书库和敕书楼散见于内地县治和边疆寺宇.北宋的敕书楼基本位于县治之内,地点位置应该沿革自唐代鼓角楼旧址,为复宇重楼结构,一般位于办公厅事之前,公宇大门之上.至南宋时,敕书楼逐渐被架阁库取代,仅部分县级官府保留,地点位置和形制结构应与北宋时相近.至明代时,敕书楼原址又改建为谯楼.由于官府内部机构改革和敕体地位的下降,明清敕书之室的建筑主体由北宋单一的地方政府演化为官方和民间并存,并逐渐以民间为主的结构.民间私修的敕书之室多置于富民和臣属私第、儒学、书院、庙宇祠堂等具有精神教化作用的私人建筑内部,规格呈现多样化,土木工程总体都比官修的敕书楼隆重.  相似文献   
9.
结合康熙对《明史》编修前后的不同态度、王鸿绪整理《明史列传稿》与《敕修明史稿》的经过,对比分析王鸿绪两史稿呈表文本,可得出王鸿绪的所谓"敕修"不能成立的结论。王鸿绪的问题不在向来被指责的"窜改"或"攘窃"史稿,而在《敕修明史稿》之"敕修",在利用"416卷《明史稿》"曾被康熙批评的政治恐惧造成雍正朝以其《敕修明史稿》为底本续修而成现行《明史》。  相似文献   
10.
元和十年正月,柳宗元接到朝廷命其返京的诏命,迫不及待离开永州,沿途写了不少诗作。但是,诏命什么时候到达永州?沿途到底有多少诗?又以怎样的形式体现他当时的心态?都还有待厘清真相。是为三考:1.返京诏命到达时间考;2.诏追赴都诗歌考;3.体现沿途心态的四种形式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