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教育   8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作为“性灵三家”之一的赵翼,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个史学家。其诗歌成就除了性灵之作令人欣赏之外,其“黍离情怀”也是重要的表现内容。该文就赵翼及其诗歌创作的“黍离情怀”作简要论述,并由此发现明清之际世风环境影响下士人心态之一角,我们可以从中发现明清文学的发展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2.
赵翼在《陔馀丛考》中有关六言诗的评价可谓触及六言诗发展的实质问题。本文通过解读赵翼关于六言诗的一些观点。例如,赵翼认为六言诗的起源不始于谷永,偏爱王维的六言绝句,并认为六言诗没能兴盛是因为“其虽工但非天地自然之音节”,结合赵翼的诗学理论,客观分析上述观点。与此同时。试对六言诗的发展和最终没能繁荣的原因做一个粗浅探究。  相似文献   
3.
赵翼是清代乾嘉时期重要诗人之一,其诗歌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对赵翼诗歌的研究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是赵翼生前,此时期多从正面对其诗歌进行评价;二是其去世后到新中国成立,该时期对赵翼诗歌的批评、指责开始涌现,其后随着新方法、新观念的引入,赵翼诗歌研究出现新的特点,研究者从新的角度对赵翼诗歌进行系统探讨,对其评价也较客观公允;三是新中国成立后至今,赵翼研究进入繁荣期,从文献整理、年谱编撰、专题研究、学术论文等方面对赵翼诗歌展开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赵翼诗歌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其诗歌创作、诗歌特征、个人风格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清代诗歌作品繁富,不少作品之间存在着各种复杂、微妙的关系。例如同时代王士稹与屈大均的一组诗歌,甚至清代袁枚与唐代柳宗元的一组诗歌,互有继承与影响;赵翼本人的某些诗歌,则每每自相重复;王昙本人的某些诗歌,又多有文字出入;舒位与陈文述的一组诗歌,题目完全相同,而相互关系十分复杂。对这些现象进行考察,可以增进对清代诗歌具体作品乃至有关作家的了解,有的还可以同时订正某些相关的错误,总体上都有助于清诗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5.
赵翼十分重视对明代历史的总结,他的《廿二史札记》等著作探讨了朱元璋明朝建立和灭亡的原因,对明朝初年的吏治给予了高度评价,代表了赵翼史学的特色和水平  相似文献   
6.
乾嘉时期的著名思想家赵翼,撰有《廿二史劄记》、《陔余丛考》等历史研究著作。其间,既有统观全史、评判得失、以古鉴今、通经致用之类内容,又有立足于“史”之本体,对史传叙事方法的探究。尤其可贵的是,瓯北根据大量史书编撰实际,归纳出了七种叙事方法,即:直叙法、类叙法、带叙法、附传法、家传法、回护法、春秋法。反观史学界,关于如何研究历史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至于如何表现历史的论析,却难得一见。瓯北对史书传统编撰方法的研究,无疑丰富了历史学的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开创意义。遗憾的是,赵翼于二百年前提出的研究命题,至今仍应者寥寥。这其间失落的,恐怕也不仅仅是思想与传统。文章将散落于瓯北著作中的七种叙事方法进行了梳理归纳,并逐一剖析,希望在“藉史明义”的同时唤醒沉睡的史学传统。  相似文献   
7.
赵翼是乾隆时期的文史大家,学人们经常将其文艺观定位为与袁枚一翼,即均主张个性、创新。其实,远不是如此简单。作为一个历史学家,赵翼文艺观有自己敦实的历史信息和严谨的逻辑。其诗论的别致在于是以别样阐发形式从不同角度来共同呼应其恢宏的思路。赵翼往往以诗人的一生为期、一世为人来议论其诗。赵翼非常欣赏历史上一些诗人所发轫于时代尖端的激情,关怀唐宋以来影响后人并反复被后人聚焦为热点的问题,正由此赵翼将自己的见解穿梭、历炼于其中,性情别致。  相似文献   
8.
文摘赵翼和王杰,一个学富五车,在诗歌、史学上卓有建树,一个官至大学士,位高权重、极人臣之遇。看似绝无往来的两人,在乾隆二十六年(1761)却有一段改变人生的交集。尤其是赵翼,后来由翰林外放知府,不得入卿貳,因此对当年殿试阅卷的真相一直耿耿于怀。本文从乾隆朝的殿试阅卷制度入手,釐清事件始末,为此公案作一个了结。  相似文献   
9.
赵翼晚年著作《瓯北诗话》,评论唐宋以来诸位诗学名家,探讨各家独到特色。其中卷八点评明代词宗高启,分析明初诗学风气,通过高启的诗作剖析其诗歌理论及其对扭转诗风、诗歌创新所作的贡献,并赞之为明开国第一诗人。赵翼对高启的推崇体现了他本人对诗歌的期待视野,具体内容体现在以下几点:高启诗“宗派唐人而自出新意”;形神俱似李青莲诗,却又并非专学青莲,而是“兼师众长”。  相似文献   
10.
赵翼漫长的人生旅程上,他的价值追求在不断的调整、变化,人生仪型在不停地摇摆、闪回。他有时崇拜马援,有时艳羡马少游,即使在初隐后不到八年的时间里也是如此。透过赵翼的心路历程可以管窥乾嘉年间士子比较普遍的心态,透析社会转型期的时代风尚,洞悉国家气运嬗变之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