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陈老,您已经80高龄了,最近刚在协和做手术,出院不久,就千里迢迢来到向阳湖寻访咸宁干校旧址,令人感动! 陈:我在北京一向拒绝记者上门,今天旧地重游,可以说是“自投罗网”.看样子不得不破例接受你这咸宁人的采访!  相似文献   
2.
陈原  朱农 《出版史料》2006,(3):41-43
今日看到《艾思奇文集》第一卷,很高兴。毕竟我们能用最好的方法来纪念当代的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了。我以为,我们出版工作者如果能够花点功夫,整理六十年来一些马克思主义者或非马克思主义者但又真正做学问的人士的作品,出版他们的集子,将对文化的积累和对后代的成长会有很大意义的。当然,在这同时,假如我们能花加倍的力气去为年青的作家(翻译家)做点工作,给以出版机会(既要有严谨的治学要求,又要有适当的出版机会),那么,我们的成绩将会更显著些。  相似文献   
3.
《视听界》2013,(5):85-85
《人民日报》7月11日发表文章《传、疑、或越少越好》(作者:陈原)称,传、疑、或,如今已经成为新闻标题和导语的常用词,每天的新闻里,以这三个字打头的新闻不计其数。  相似文献   
4.
陈原散文     
跨进新世纪第三个春天,人类遭受传染性“非典”的劫难。已是风日妍丽的北京,突然“非典”肆虐,疫情尤为严重。日坐家中,守视着电视机,抗疫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五一”节到了,新闻出版总署等四部门倡议开展家庭读书活动,列出一批参考书目,浙江文艺出版社的《陈原散文》赫然在  相似文献   
5.
陈原 《出版史料》2005,(1):57-57
人路同志:11/10信收到。读者信我另复不误,意见是对的。拙著“现在刚送工厂付排”,实在是憾事。稿子躺在书橱中睡觉,等于活鱼在阳光下晒干——煎得难受,我去年五月(?)赶了一星期,当初又何必赶?出版社恶习未除,催人时急如星火,稿子一到则石沉大海。我这里如此,你们亦复如此,可悲可悲。大约我死了以后当作“遗著”出版还差不多,阁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优秀的编辑出版工作者,陈原先生有着自己的一套编辑理念和编辑思想,把出版工作作为一项大的事业来抓。陈原主持商务印书馆期间,采取一系列措施,重新振兴商务。他主持制订商务中期和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商务出版大计;注重培养编辑能力,使当年那些年轻编辑后来都成为商务印书馆的骨干力量;秉承商务传统,翻译出版《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和词典工具书。  相似文献   
7.
陈原 《出版史料》2005,(4):31-31
新善同志:编辑部的事不及长谈,你们已在抓长远计划,将来总会有一天方针任务重新确定一下,就可以落实了。我以为现在最关键的是抓住总编室(调度和秩序)和出版部(在一定条件下,编辑工作易上轨道,但出版[生产]则是关系到整个社命运的)。我听不知什么人说,出版部改为出版处(不是出版部的人说的,也许不确),我以为不改为好,一则习惯,二则部、处有所不同(正如中央机关司、局有所不同一样)。总编室还得加强,对外(主要对作者)要加强,那种拖拉作风———不是总编室,而是各编辑室发生的,如来稿不处理,等几个月不给作者答复的那种作风,应当在总编室督促…  相似文献   
8.
这个题目是偷来的,失主是著名语言学家、出版家陈原先生。他有一本书的书名叫《黄昏人语》,这真是一个绝妙好辞,既说明这是他晚年的著作,又说明他写于落日余晖之时。拜读之后钦敬先生的睿智.一不小心就把他的书名偷来了。好在先生一生大度且已安息,不会告发我侵犯了他的著作权。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信件的说明 下面是陈原先生给我的一封信,内容是如何评价张元济。我给陈原的信写于1988年8月4日,与信一起奉寄拙作《志在报国,德泽千秋——论张元济的思想和事业》一文油印稿。他回信作于同年8月9日,为接信不久就写。我与陈原并不相识,以后也从未谋面,所以是素不相识两人间关于张元济的一次通信。张元济一生与商务印书馆的命运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0.
陈原对新中国出版事业的贡献主要体现在:通过对张元济的再发现和再评价,提出报国之心和人文精神有机结合的出版理念;保护《现代汉语词典》,参与国家工具书出版规划;主持规划《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助力新启蒙运动;参与创办《读书》杂志,开辟浩劫之后“独立之人格”和“自由之思想”的文化园地;订立出版岗位职责,树立新中国出版管理新思想、新作风;与时俱进,重视科技革新,20世纪80年代后在国内出版业积极引介信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