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0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为管理皇帝、后妃与宫中其他皇室成员等人的饮食以及典礼筵宴等事务,在内务府下设立了专门的机构.顺治初年称为茶房、膳房,乾隆十三年(1748年)合并为御膳房,其长官为管理事务大臣,由皇帝于王、大臣内特简.  相似文献   
2.
五台山是我国名的佛教圣地,井以悠久的建寺历史及宏大的规模居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古往今来,中外佛教信徒和游人纷至沓来.朝山礼佛和参观游览。坐落在灵鹫峰上的菩萨顶.始建于北魏,清代顺治年间改为喇嘛庙。这里殿宇云集,雄伟壮观,是五台山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喇嘛寺院。  相似文献   
3.
钟正和 《知识窗》2007,(1):20-21
从公元937年绵延至1253年的大理王朝22代国王中。先后有9位国王禅位为僧,再加上被迫逊位的1人,便足足有10个国王最后都当了和尚,送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现象。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曾四次皈依佛门,都因群臣的苦谏仍然归座龙椅。清朝顺治皇帝也曾因爱情不得意而试图出家,却被其母后阻止。此外就别无帝王出家之事了。  相似文献   
4.
顺治四年(丁亥),云间词人进行了一次唱和活动。最初有陈子龙、李雯、宋征璧、宋存标等人,后钱毂、宋征舆、宋思玉等人赓和。这次唱和词作结集为《唱和诗余》。从现存文献可以考证出李雯参加了这次唱和活动,至于没有相关词作存下,与他中途上京有关。这次唱和活动的主题是咏叹春天和闺情,词作表达上深于比兴,长于即事造境以寓心绪,云间词风比前期更为刚健。  相似文献   
5.
三、台区的清代墓碑 1.三路居一带的清代墓碑 广安门、右安门以外地区现分属宣武区、丰台区管辖,该地区历史上曾有多处墓冢坟地。据《北京图书馆藏北京石刻拓片目录》,这一带仅清代墓葬碑文拓片就有以下数十张:湾子村康熙十年鼐格墓碑、诰封碑;太平桥顺治十二年法哈王公墓碑、诰封碑;康熙十二年西纳海诰封碑;柳巷村顺治十八年觉罗图尔玛墓碑;菜户营康熙十八年白尔黑墓碑;西局村康熙二十二年法都墓碑、诰封碑;康熙四十年吏部尚书介山墓碑;东局村康熙十八年沙克素墓碑;水口子村顺治十四年布哈墓碑;白石桥穆哈达墓碑;曹家坟康熙二十四年都统议政大臣跨渣墓碑;大井村阿兰泰家族墓碑(共十余通);雍正六年富宁安谕祭碑;  相似文献   
6.
自汉武帝采纳儒生董仲舒对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从此走入所谓的经学时代(以儒学为国家统治思想),绵延两千余年而不绝。孔子也被累世追封,从汉平帝时加封“褒成宣尼公”,到唐玄宗时加封的“文宣王”,到宋真宗时加封“至圣文宣王”,再到元武宗时的“大成至圣文宣王”,孔子由生时自称的“从大夫之后”,一直被追封到王公的待遇。在明成化、弘治年间更一度上升为大祀。后嘉靖皇帝降格为中祀,定封号为“至圣先师”。清代顺治年间一度加封“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后又改回“至圣先师”。康熙年间,一度拟议升大祀,后因故未实行。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更是被西太后慈禧下诏荣升大祀,达皇家规制,与祭天、祭地、祭太庙、祭社稷一起,恩荣优渥,显赫无比。但是,随着1911年辛亥革命的胜利,清王朝被彻底推翻,两千多年的帝制时代也宣告终结。而伴随着帝制的终结,与帝制时代并行两千年的祭孔典礼,一时间也被推向历史的风口浪尖,备受争议。本文将围绕民国初年的祭孔问题做一论述,以为今鉴。  相似文献   
7.
龚鼎孳是由明入清的贰臣,他在清初因维护汉人利益,受到以冯铨为首的北党打击,被时人看作南党成员,却在陈名夏等人失势后不降反升,受到顺治帝的重用. 但是作为一名身事两朝的文人,他的仕途沉浮与当时特定的政治环境息息相关.文章试图通过梳理龚鼎孳在清初党争中的表现,考察他身为贰臣的复杂心态,从中窥见由明入清贰臣痛苦改变和适应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8.
清代幼帝时期辅政有亲王辅政、太后辅政和大臣辅政三种形式,辅政格局的确立是各方政治势力相互妥协的结果。辅政人员之间的争斗会大大消耗清朝的实力。顺治朝的亲王辅政避免了统治阶层的内讧,使清朝得以定鼎中原。  相似文献   
9.
正一、析题导入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2.(在“信念”下面画圈)同学们在预习中提出了一些问题,联系上下文请大家讨论:问题一:“信念”是什么意思?问题二:谈迁的信念是什么?问题三:为什么会产生这个信念?相机补充一段资料:(出示)谈迁在博览群书的过程中发现,当时不少有关明朝的史书上有错误,于是便决定编写明史,起名为《国榷》,就是对前朝的国家大事进行重新讨  相似文献   
10.
顺治时期,西北边疆的宗教政策具有双重性。一是顺治朝鉴于全国政局与西北形势,因地、因时、因事制宜,在西北边疆实行"柔远抚绥"的宗教政策,具体内容为注意尊重其宗教信仰、接受宗教使臣朝贡、册封和赏赉宗教贡使等,表现出对西北边疆宗教的管理具有政策上的宽松性、制度上的随意性、方式上的多样性等特点。二是西北边疆民族势力的宗教政策与顺治朝明显不同,是通过政治、经济与法律手段大力推广宗教,主张政教合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