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匡谬正俗》是唐代著名学者颜师古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唐代文字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字书。我们立足文本,将其与许慎《说文解字》进行比较研究,发现颜师古《匡谬正俗》在文字观、治学方法等方面对许慎《说文解字》有所继承,甚至突破。另外,《匡谬正俗》反映了颜氏的“正字”观,这种观念对后人“正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是其文字学史价值的又一体现。  相似文献   
2.
《汉书·地理志》是《汉书》十志之一,颜师古注解《汉书·地理志》因袭采用《尚书·禹贡》,多从孔安国传,形式多样,不拘一体,或完全采用一字不改,或引用之而复加阐释,或因袭之而加以更改,反映出颜师古深厚的音韵、训诂小学功底。颜师古注《汉书》,只取孔传,弃马融、郑玄之说而不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计量统计,《汉书》颜师古注的210多条异从使用术语、表征、来源、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可见颜师古校刊异用功甚勤,解释方法比较科学,为后人校读古书异提供了比较典范的样本。  相似文献   
4.
司马迁用他全部的生命,“述往事,思来者”,谱写了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的《太史公书》。他在这部伟大的史诗里,以他对社会和人生的深睿认识,启迪着炎黄子孙的智慧,以他是是非非的正义裁决,滋育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司马迁的一生遭际是极其悲惨的,他既无辜罹受专制帝王残无人道的摧残,还备尝封建士大夫的诟辱讪笑;司马迁的一生又是无比光辉的,他的高峻浑雄的人格永远值得后人仰慕,他的名山事业赢得了全人类的普遍崇敬。“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司马迁用《太史公书》为自己建造了一座坚过金石的不朽丰碑.  相似文献   
5.
一种字体的确立需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字形的正定,一是代表字体的确立。颜氏家族是一个传统小学和书法兼善的家族,他们在楷书字体确立过程中,在字形正定和代表字体确立两个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王东 《天中学刊》2006,21(1):100-101
颜师古《汉书注》中常涉及“语有轻重”的语音现象。通常人们认为,“语有轻重”是指声母的清浊,而颜师古所提及的“语有轻重”则另有所指,即多指韵的差异,具体而言就是“等”的差别。  相似文献   
7.
说“兵符”     
吕博 《寻根》2009,(4):49-51
我们都熟悉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其中之符,就是兵符。在我国古代社会,凡调发军队,命官遣使,颁发政令,皆授之以符或节,以为凭据。《周礼·地官·大司徒》记载:“若国有大故,则致万民于王门,令无节者不行于天下。”颜师古说:“节以毛为之,上下相重,取象竹节,因以为名,命将者,持之为信。”古代通信极不发达,封建帝王为了能直接掌控军队,便发明了兵符制度。“虎符”是最早的兵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僚兵权和调动军队所用的凭证。  相似文献   
8.
《汉书·艺文志》班固注及颜师古注是探讨刘向有没有为每一部书都撰写"书录"的重要依据.班注和颜注不因书籍的有关信息较易考知、著者在书籍题名中为全称或者书籍著者为汉人而不做注释等原则和义例,可以证明刘向没有为每一种书籍都撰写"书录",并旁证刘向为《诗赋略》等所撰"书录"较少.进一步考察可知,刘向也没有为《中庸说》等多种书籍撰写"书录".  相似文献   
9.
颜师古《汉书注》中涉及到不少语音材料,古今之音、方俗之言、异域之语都给后人留下宝贵的资料。通过对这些汉语语音的资料进行归纳和分析,可以窥见上古音至唐初发展演进的某些痕迹。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