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24篇
科学研究   53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17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这么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隐身于社会的阴暗角落,奔波在世间罪恶与世俗生活的边缘,诠释着影片中“卧底密探”的传奇经历。为了揭开他们身上去遮雾罩着的神秘色彩,记者走近了这群另类职业“线人”。  相似文献   
2.
3.
闵大洪 《新闻前哨》2008,(10):13-15
中国网络媒体伴随北京奥运全过程一路走来.不论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深入宣传,还是对各项筹备工作进展的广泛报道;不论是对全国人民参与的普遍动员.还是对国外反华势力干扰的坚决反击,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努力工作。各家网络媒体更是制定奥运报道战略、建立指挥体系、健全组织架构、完善运作流程,全面提升了报道能力和报道水平。  相似文献   
4.
王雷 《新闻世界》2004,(7):19-20
2000年7月的那个夏天,电影《无间道》还没有上演,但在山西吕梁偏僻的中阳县城,15个十八九岁的青年已开始提前演绎现实版的《无间道》。在“帮主”的授意和鼓励下,他们先后考取警校,惟一的目标是:做“内鬼”。与电影不同的是。3年后。在他们即将成为正式警察之前,由于“大佬”出事,他们的角色演绎也戛然而止,15人以涉嫌犯包庇、冒充警察招摇撞骗等罪名被捕。“燕子帮”的意外覆灭。源于一宗命案的告破。命案的背后,牵出了当地的公安局局长和公安局纪检委书记,他们和“燕子帮”息息相关。这是吕梁破获的第一个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  相似文献   
5.
邹举 《新闻知识》2004,(4):23-25
轰动全国的沈阳黑社会“刘涌案”可谓一波三折:刘涌先被辽宁省铁岭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1年零4个月后,又被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改判死缓。据说,这其中一些法律专家的“意见书”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二审结果引起社会一片哗然,公众质疑声不断。在此情形下,才有了最高人民法院对此案的提审,重新判处刘涌死刑。有人因此欢呼提审结果是舆论的胜利,是公众舆论战胜了专家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聂茂 《新闻天地》2004,(5):45-47
中国出洋的留学生,绝大多数怀抱远大理想,在异国他乡发愤求学,孤军奋斗,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但也有少数人在外骄奢放纵,胡作非为,成为中国留学生的害群之马,从新西兰留学归来的聂茂博士深有感慨,特书此文,以为擎示。  相似文献   
7.
民族分裂主义是破坏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分裂祖国统一的主要危险。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我国的民族分裂主义从来都是外国侵略势力策动的,是他们分裂中国的内应力量,要依法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分子。江总书记的论述对我国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8.
隋唐乡村社会势力分为四种类型,其产生和存在都有自身的特殊性,但是也具有共性,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对乡村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民宪》是抗战时期民盟创办的一份重要刊物,宣传宪政是其重要宗旨。《民宪》的宪政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宪政的内涵、宪政的重要性、人民与宪政的关系、党派关系、宪法的制定等。《民宪》是研究抗战时期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第二次宪政运动的重要刊物。  相似文献   
10.
在班主任和同学们的掌声中,我第一次尝到了被人尊重和欣赏的滋味——感觉竟然如此之爽,有点像踩在云彩上,飘飘然了。1我怎么会和老班的得意门生林如玉联系在一起呢?其实我们是两个世界里的人。有一次老班的《教师手册》落在教室里,我趁机偷看了几眼。在"培优"一页中,林如玉的名字赫然在列。而我的大名,则在"转差"一页中灰头土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