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7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郁东 《大理文化》2014,(12):59-61
正~~  相似文献   
2.
<正>南唐后主李煜,961年即位,当时,宋已代周建国,南唐局势岌岌可危。面对当时的局势,身居皇位的李煜没有抓住有利时机励精图治,既没有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也没有秣马厉兵,发展军事,而是用大量的金银贡物来讨取宋太祖的欢心,以图幸存;同时又尽情享乐,在深宫中征歌逐舞。在这样奢靡绮丽的生活中,他当了十五年皇帝后,宋终于举兵,毫不费力就攻下首都金陵(今南京),李煜便沦为亡国之君。据传:破城之日,李煜正在静居寺听经,仓皇中肉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最大特点是生动形象性,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理性思维融于形象思维的特点:看春花秋月,喜意盈怀;观惊涛骇浪,壮怀激烈;听高山流水,叹知音难觅;歌大江东去,抒壮志情怀……语文,应该是激情的飞扬,应该是灵魂的震荡,应该是才华的喷涌,应该是思想的闪光。因此,所有教育活动的根本属性——智趣性,尤应突出地体现在语文教学之中,理所当然地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属性。所谓"智",就是"智慧"或"智力"。《现代  相似文献   
4.
正我是一名园丁,在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耕种。春去秋来,时光静好,我踏着细碎的光阴,在岁月素笺上,写满希望的絮语,盈一份懂得,在季节的眉眼间,静待花开,让那点点滴滴的念,在明媚中安逸温暖。我试着为这些正在等待萌芽的种子保温、施肥、浇水,期间经历了许多甜蜜、欢笑、叹息、彷徨。在季节的河床上花开花谢,在流年的睫毛上品味地老天荒,我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寻找一份收获的美好,在期盼中,翘首一份幸福的春暖花开。只问有耕无类,不问花开几许。用一份汗水浇灌生命,用一份淡然诠释生命,纵使身旁荆棘丛生,亦相信:守得云开见  相似文献   
5.
诗意地生活     
<正>诗意地生活,在如诗般静谧的环境中生活。奋不顾身地向前冲去,朝着崎岖坎坷的人生路,不敢稍作停顿,因为身前身后有着多如牛毛的竞争者。指针单调地跳着枯燥的舞  相似文献   
6.
在乡下教书     
正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走出师范学校大门的我,掮着简单的行囊,走进一所距家近200里的偏远乡村校园,从此踏上教书育人的人生舞台。一晃眼,二十年的光阴倏忽而过。二十载的春花秋月,二十载的阴晴圆缺,当初的一个毛头小伙,已被岁月的砺石历练成一个为师作父的成熟稳重的"半截小老头"。一茬又一茬的孩子们走出校园,带着知识和理想奔赴祖国各条战线,用汗水和智慧打造闪光的人生,推动社会不断前行。虽然他们淡出了我的视线,却永  相似文献   
7.
<正>【案例背景】我校研究地方文化,开发金陵文化校本课程以来,教学效果值得期待。学生能否通过亲近金陵文化来丰富语文素养?语文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是怎样的?这些问题都亟需教师对校本课程的教学范式开展具体的实践研究。下面是一篇金陵文化校本课程文学作品品读课的  相似文献   
8.
南唐后主李煜在短暂的42年人生中,有太多的生死别离,有太多的屈辱怨怼。他将这些人生苦痛融入词里,就流淌成浩浩汤汤的悲伤之河,凄楚无限,哀怨至极,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那么,李煜那“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悲愁背后,都沉淀着词人怎样的人生苦痛呢?一、失亲之痛据史书记载,公元961年7月,其父元宗去世,964年11月,其子仲宣及妻娥皇去世,次年9月,其母圣尊后钟氏去世。正所谓“未销心里  相似文献   
9.
正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结构主义的出现,英美新批评逐渐式微。但新批评的衰落,并不意味着它的销声匿迹。相反,新批评"像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依然在指挥我们"[1]84。它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已经融入理论谱系之中,甚至得到了普泛式的运用。"文本细读法"就是其中的一点。国内文艺理论学界对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法"关注度还有欠缺,鉴于此,笔者将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将新批评语境下的"文本细读法"与国内语境下的"文本细读法"  相似文献   
10.
聆听时光     
<正>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归去一云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去年时。我毕竟还没有老到会坐在黄昏里感叹岁月的流逝,但时光的变迁亦会让我莫名地感到痛苦。我曾不止一次地抱怨:时间真是世上最无情的东西。但我也明白,时间的流逝是无法改变的。也许正如三毛所说的"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只是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