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7篇
科学研究   16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近年来报章对张学良生平业绩披露颇多,但是,有关张学良的产业和他对财富的看法,却鲜有论及.本文拟从这一新角度揭示张学良人生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2.
伍廷芳长期在海外生活,其思想形成期是在英国及其殖民地香港度过的,因此其思想受西方文化影响甚深。他在英国受过三年法律教育,受西方古典自然法学派影响很大,所以他主张国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倡导三权分立和司法独立,认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些思想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物权法》的制定,是《宪法》确定的“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的一次真正落实,也划清了个人(社会)和政府各自行使权利的界线。[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陕北民营油田回收事件,一度被称为政府“将私人财产转换为国有资产”的行动。在经历大规模的冲突和上访之后,这些投资者决定组织起来,诉诸法庭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  相似文献   
5.
宪法第十三条的修改,提升了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的法律地位,突出了权利,也强调了义务,有利于鼓励多种成分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有利于推进现代产权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认为,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根源,这个论断是错误的;后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得出了与之相反的正确结论。对《手稿》的文本分析可知:费尔巴哈式的人本主义框架是其错误结论的根本原因。其实,“异化劳动”概念本身就表征了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路,而人本主义思路则预示了其错误结论的逻辑必然。相应地,判断《手稿》的性质与地位,也应以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为主线,从两个方面来进行:(1)《手稿》整体结构中关于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问题的前后逻辑关联,这是内部的文本梳理;(2)借助《形态》中关于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问题的正确论断来反衬《手稿》,这是外部的文本比较。文本研究表明,《手稿》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过渡环节。  相似文献   
7.
保护私有财产是西方哲学思想中的重要内容,西方国家的宪法中几乎都能找到对私有财产进行保护的条文.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现社会富裕和生产力发展,应当吸取西方国家的经验,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实行对私有财产与公有财产的同等保护.由于我国保护私有财产的理论与实践并不完善,所以在私有财产保护入宪的同时必须在理论上对其进行阐释,对相关实体法与程序法加以修改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王林 《许昌学院学报》2005,24(6):140-142
“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概念第一次写入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反响强烈。我国应进一步从财产所有权客体的保护、协调私人财产权益和公共利益的关系等方面完善私人财产的法律保护。保护私有财产,对于规制政府的权力、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及公民人格的完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将会长期共存且合作共赢是主流,但本质上依然对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辩证地看待当今世界的"两制关系"提供了深刻的理论基础,其关于"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理论论述表明:需要和私有财产有其积极本质,"两制"在本质上是对立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社会主义国家要科学地看待私有财产的积极性,不宜过早消灭私有制,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0.
法文“aliéner”和“aliénation”现在通译成“异化”,它的本意是“转让”“出卖”。卢梭是在现代意义上使用“异化”概念的第一人,他认为,文明社会中的人与其正当的需求和本性相异化。马克思则认为,“异化”就是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客体,而这种客体又成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反过来反对主体自身。他比较看重的是劳动异化。两位大师的异化理论,对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