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504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经常感到,每次上课,教师在说自己的教学设计时,都明显地表达了全面关注学生的愿望,从各个可能的环节来渗透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是,在课堂现场实施的时候,我们发现,教师仍不自觉地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自己身上,这导致了教师在课堂上的紧张和压力。例如,在学生分小组活动时,各个小组的学习进程出现了差异,小组的讨论非常热烈,学生提出了很多的问题。这时教师的第一个想法可能是:“呀,我驾驭不了啦,会不会说我的课堂太乱了。”而不是说:“学生在做什么,他们的学习进行得怎么样了,他们需要什么,我得想办法帮助他们。”教师关注全体学生,这就意味着以往被忽视的学生群体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因为,每次上课都会有一些非常积极的参与,还会有一些很被动的参与,或根本不参与。教师要特别关注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在干什么。教师的任务是帮助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并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如何让更多的学生融入到活跃的学习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2.
打开课堂     
  相似文献   
3.
创设情境就是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教学进入情感领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凭借情境,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小学自然课的科学性、实验性和通俗性,为我们进行情境教学提供了极好的条件。我在多年的自然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创设适合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教学情境,对活跃课堂教学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根据大纲精神,自然课教学要以观察、实验、分析为基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动手做和用脑想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中生动活泼地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5.
6.
教学目标 :1 要求学生知道二氧化碳的性质 ,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推理能力 ;3 使学生体会到人只有了解自然 ,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指导学生做好研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几个实验。难点是使学生理解二氧化碳比空气重这个性质。教学准备 :1 分组实验材料 :装定量碱面的广口瓶、带玻璃管和胶管的胶塞、分装两瓶的醋酸(确定好的数量)、集气瓶、玻璃片、大烧杯、蜡烛(一高一矮)、火柴、清石灰水 ;2 实验报告每人一份 ;3 投影片———实验报告、讨论题、泡沫灭火器内部构造图 ;4 录像带———…  相似文献   
7.
8.
当前,学习科学课程标准,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已成为广大自然教习、讨论的热点。许多教师认为,将自然课改为科学课是适应时代发展要,它对学生的自身发展和国家的进步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科学教育事业上的一场伟大的革命。可也有的人认识不够,他们片面为,科学课与自然课除在提法上有所不同外,其他方面大同小异。这种将严重地阻碍对科学课程标准的学习、理解。思想上的模糊必然导致上的茫然,其结果将导致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宗旨难以实为此,笔者把自然课与科学课程标准作比较,主要从培养目标、教学方个方面的不同之…  相似文献   
9.
自然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让学生动手操作,从而在实验中去验证,得出可靠的、令人信服的结论。如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我认为可从以下四步骤来进行。  相似文献   
10.
教学模式,即在一定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比较科学,相对稳定的各种类型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办法的策略体系。根据创新教育的要求,小学自然“导动式”创新教学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科学方法为线索,以社会生活实践为背景的科学基础教育体系,即由教师导控课堂并指导学生去运用,在指导过程中因势利导,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去认识和发现学科原理,师生共同探究,共同参与,互相促进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