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正>高三生物总复习的教学是促进学生系统掌握生物学知识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科能力,提高学生生物学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高三的一轮复习时学生已具备了相关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因此,我们教师通常采用归纳知识点、建立知识网络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教学过程中一般采取教师讲,学生练或者学生讲、教师讲的上课模式。笔者近几年也基本采用了类似的方法来完成高三的复习,但  相似文献   
2.
张敏 《生物学教学》2011,36(12):55-55
格里菲斯细菌转化实验结论表明,肺炎双球菌中死的S型菌能使无荚膜R型菌转化为活的有荚膜S型菌,这是因为S型菌的遗传物质DNA进入到R型菌体内,从而使R型菌具有S型菌的性状。S型菌的DNA是如何进入R型菌细胞内的呢?  相似文献   
3.
根据安全护栏的原则及设计要求,提出适于大连滨海公路的安全护栏的设计方案,并针对滨海公路的地处环境,安全及美观程度三个环节提出不同的护栏设计,以期达到安全交通,溶于自然美化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膜生物学特性和功能的影响,探讨抗阻练习延缓衰老的机理。方法 3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运动组(T)、D-半乳糖衰老组(D)、D-半乳糖衰老加运动组(DT),每组8只。检测线粒体膜PTP开放程度、膜电位、膜脂质过氧化水平及线粒体相关酶活性。结果注射D-半乳糖导致线粒体膜PTP开放、膜电位降低、膜脂质过氧化物生成增多及线粒体呼吸链酶活性受损,而抗阻练习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这些现象的发生。结论负重爬梯运动训练作为一种新的抗阻运动模型,可通过降低线粒体的氧化损伤,有效保护线粒体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新儒学未能充分地认识到"内圣"与"外王"在古代与现代呈现不同的结构形式,以致于未能看清这一结构由古代向现代转化的关键所在.在当代市场经济社会中,"内圣"与"外王"的通透之处在社会的第三域,即公共领域.在我国,只有加强公共领域的建构,才能使得"内圣"与"外王"的关系发生结构性的改变,使得二者形成相互通透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膜电位形成的生物物理机制。目前关于离子通透性的模型有两类,一类是连续性模型,认为离子只是以扩散和漂移的形式通过细胞膜;另一类是非连续性的,认为离子与离子通道结合成一个或数个中间状态才通过细胞膜。两类模型都能解释很多生物电现象  相似文献   
7.
周博文 《音乐世界》2007,(9):138-139
别小看生理期间的腹泻生理期间所造成的腹泻于一般泻肚不太相同,部分原因与经前症候群相关,由于前列腺增加,加速子宫收缩,连带引起肠蠕动变快,造成腹泻。一部分是子宫内膜异位所引起,由于血中有内膜细胞,让肠子的通透性改变,不仅造成经痛,并会伴随着腹泻现象,如果是经期间经常腹泻,就要非常注意是不是子宫内膜异位引起的腹泻,千万不能疏忽。另外,俗称巧克力囊肿的子宫内膜异位瘤也会造成经期腹泻,因为内含陈旧的月经血,在经期期间会造成生理上的不适,经期腹泻是其中之一的症状。  相似文献   
8.
<正>高中生物教材中涉及神经细胞膜上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原理及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后膜的方式的问题,以及题目中涉及水通道运输和有关物质透过膜的层数等问题,对此很多学生感觉无从下手。其实这些问题是与不同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有密切关系的,下面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正>中学课本、习题和试题中涉及组织水肿的内容较多,本文在对这方面知识进行归纳的同时,并对其发病机理进行简要分析。1营养不良引起组织水肿当摄入的蛋白质较少时,人体缺少必需氨基酸,肝脏合成的血浆蛋白量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使血浆水分进入组织液增多;同时人体细胞合成的蛋白质减少,细胞内液渗透压下降,细胞中的水渗出进入组  相似文献   
10.
金勋海 《科教文汇》2012,(23):53-54
"缄默知识"作为一种"隐性知识"与作为典型材料的"视点"有互为表里的关系,视点的选择要兼顾教师和学生两方"缄默知识"的差异。"视点"的通透性要依靠"隐性知识"作为动力,同时视点的选择也会影响"隐性知识"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