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教育   23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完成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海内外所有炎黄子孙的神圣使命和崇高目标.党的三代领导人依据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中国的现实国情,为促进祖国的统一大业进行了宝贵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本文通过分析江泽民对毛泽东、邓小平祖国统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来揭示党的第三代领导人关于祖国统一思想的精髓及其现实可行性,这无疑对深入理解和贯彻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促进祖国的最终统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成都市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项目已经启动,作为成都市属高校的成都大学明确提出了创建城市型综合大学的发展定位。外国语学院的发展目标为围绕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符合成都市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为此,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以人才强院为目的,采用内培外引的措施提升教师整体素养;在课程建设上,基本形成“以基础课为核心,方向课为特色,必修、选修课与语言实训有机结合,一、二课堂相互促进”的课程体系;在培养模式上,打造以“语言能力+文化素养+职业能力”为主线,以愿景班级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为两翼的应用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个性化的教育。在遵循其它教育原则的同时,若实现个性化教育的发展,显然在统一要求前提下的因材施教的作用就显的更为突出。当今发展的社会、开放的社会对学生产生了新的影响,使今天学生的内在本质及属性产生了变化,因而深入探讨统一要求基础上的因材施教的内涵,研究怎样了解分析学生个体之"材",随之根据其"材"如何进行施教,是能否全面、深入实施个性化教育,效果显着与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潜意识地理学是继行为地理学之后的一门全新学科, 它弥补了传统行为地理学的不足, 从根本意义发挥了人文关怀的当代学科优势, 继而为人性的完善和人的可持续发展及人地关系的根本和谐作出贡献。文章在深入研究潜意识地理学这一新学科的核心理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的基础上, 指出了其理论和实践意义及其学  相似文献   
5.
中西人生观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人崇尚一元化,理想生活和世俗生活合二为一,较少超越意识;西方人崇尚二元化,理想生活与现实生活可以独立存在,并行不悖,有强烈的超越意识,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追根溯源在于中西宗教意识起源殊途而不同归。  相似文献   
6.
祖国统一是党在新世纪的三大历史重会之一。当前,无论从两岸政党关系,经济关系还是从文化体育交流上,都存在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机遇。这些有利因素都为新世纪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充分利用这些历史机遇,未来十年,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将大大 增强。  相似文献   
7.
统一市场和转型期中国市场分割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对统一市场和转型期中国国内市场分割问题的研究进展。分析认为 ,从研究方法看 ,国内学者注重现象描述和逻辑归纳 ,但缺少必要的数量分析 ,难以准确地说明市场分割的程度 ;国外学者更多运用计量经济手段进行实证研究 ,但是由于他们对中国国情、数据口径的不了解 ,结论难以令人信服。从研究结果看 ,虽然近年来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消除市场分割和地区保护的问题 ,但是国内统一市场的发展状况不尽如人意 ,打破藩篱、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内统一市场是中国下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实在论是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在哲学的发展史上,人们从未停止过对它的争论。无论是从知识论的意义上还是从反映论的角度来看,就连许多知名的哲学家在论述实在论时也难避其片面之嫌。而日本哲学家西田几多郎在这方面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实在论思想主要体现于其代表作《善的研究》当中。  相似文献   
9.
中西人生观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人崇尚一元化,理想生活和世俗生活合二为一,较少超越意识;西方人崇尚二元化,理想生活与现实生活可以独立存在,并行不悖,有强烈的超越意识。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追根溯源在于中西宗教意识起源殊途而不同归。思维方式的差异决定了中西方人生观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Osmotic pressure proves to be a useful topic for illustrating the disputes brought to bear on the chemistry profession when mathematics was introduced into its discipline. Some chemists of the late 19th century thought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mathematics would destroy that chemical feeling or experience so necessary to the practice of chemistry. These chemists were critical of the suggestion that mathematically analogous expressions for macroscopic phenomena implied similar kinetic-molecular processes at the microscopic level because they believed that a chemical phenomenon discovered by chemical experience through experiment was a more reliable guide to molecular processes than was mathematics. In general physical chemists of the modern era are also critical of the suggestion that mathematically analogous expressions for macroscopic phenomena imply similar kinetic-molecular processes at the microscopic level but for different reasons. The mathematical analogy between the van’t Hoff law and the ideal gas law is regarded as an artefact of the mathematical thermodynamic treatment of osmosis and not as a result of a correlation of kinetic-molecular processes. Some chemists however, albeit a minority, while agreeing with the thermodynamic treatment of osmotic pressure suggest that the mathematical analogy is more significant than being simply a mathematical artefact. They propose a controversial kinetic-molecular model of osmotic pressure which they believe has more educational value than the thermodynamic model. The significance of mathematically analogous expressions for different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the desirability of highlighting unifying chemical principles for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tertiary level chemistry are discussed predominantly in the context of historical osmotic stud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