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200篇
科学研究   56篇
各国文化   91篇
体育   84篇
综合类   37篇
文化理论   75篇
信息传播   31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2.
大多从事于记者、编辑、编译等一线专业工作的中国留学生对美国华文报业发展意义重大,但是其通过华文报业在美跨文化传播中华文化受到诸多客观限制。中国留学生在美跨文化传播中华文化有其高度主观意愿、优选方式和积极效果,但也存在客观问题。建议在中国教育高中阶段开设中英双语、简明系统的《中华文化》课;大力开发优质中华文化影音产品;对留学生放开国内与国际网络连接;鼓励留学生在美方校园至少居住一年;支持留学生参加有组织的跨校联合活动。在跨文化传播中,应加强与美国普通外裔民众的互动与交流以夯实中美关系长期健康发展的民意基础。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 华夏文明传播的新机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经济全球化中 ,各国不同文化的传播与碰撞 ,凸现出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内在活力和人文价值 ,成为解决文化冲突和医治各种社会疾患可资借鉴的良方之一。文章还分析了中华文化在新世纪多元化格局中的价值取向 ,指出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 ,弘扬中华文化自身的整合与重构强势 ,吸纳、借鉴、融合外来优秀文化 ,是创造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学术,如江河奔腾,绵延千里,如千峰耸起,各呈其秀.先秦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是为中华文化之滥觞.而后,发源于黄河流域的儒家文化,发源于长江流域的道家文化,以及发源于印度恒河流域随后传人我国的佛家文化,各行其道,浇灌着三大流域的文明之花.流至魏晋,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相融合,于是魏晋玄学形成--此为中国学术史上之第一座高峰.中经隋唐,儒、佛、道三教并重,遂出现三教融合趋势.流至宋元,三教融合,渐成气象,蔚为壮观,于是宋明理学形成--此为中国学术史上之第二座高峰.流至明清,西学东渐,华夷碰撞,中西融合,近代诸子学形成--此为中国学术史上之第三座高峰.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阳明学研究’课题研讨暨《中华化研究集刊》编务会议”于2002年4月8日至9日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四川、山东、河南、浙江等省市的在中国哲学和阳明学研究领域成就显的知名专家学、出版社的总编、编辑,以及本  相似文献   
6.
2006年5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先秦史学会、四川师范大学巴蜀化研究中心主办,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中华化论坛》编辑部协办的“巴蜀化与中国明起源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召开。  相似文献   
7.
马六甲,中国古称满嘈加。马六甲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多种明的聚集地,马来化、中华化、葡萄牙化……都可以在这座城市的角落里找到折射。  相似文献   
8.
一、河内的文庙 越南河内文庙是越南旅游景点之一,与中华文化有很深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9.
哪吒,是中国和世界华人圈中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在祖国大陆和台湾省、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一带都有众多的信仰和崇拜。人们尊崇这位少年神圣,除了他疾恶如仇、除暴安良的善举,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符合了广大群众的心愿这一社会因素外,从人科学的角度考察,应当认为,这还同人类久远的水崇拜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2008,(6):32-34
2008年奥运会在即,奥林匹克教育的开展作为一种履行承诺的行动已经有目共睹。如今奥林匹克教育模式也几近成熟,每所学校都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特色的奥林匹克教育,这也正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给教育界带来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奥林匹克教育带给学校教育更多的也许是活力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