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98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3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蒹葭楼自定诗稿原本》将顺籍文士罗复堪的一首七律误植作其同邑黄节的作品。为纠正此张冠李戴现象,借助史料,从作者、属题者、属录者的关系,题与录的情况,以及思想内容等方面,证明诗确为罗复堪所作,同时显现某些粤籍人士与京沪人士之间的交往。  相似文献   
2.
罗大经《鹤林玉露》主要从两个方面对诗“兴”进行了阐说:一,提出“兴”重“观物”,且要做到“静观”与“活观”的统一;二,强调“兴”意乃“赋”、“比”之归宗,去“兴”则“赋”、“比”无所归依。上述两方面,为古典诗“兴”理论的完善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前期,有“教育之神”誉称的罗辀重埋首湖南乡村,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基础教育的综合改革,实施“群、德、体、智、美”五育并重的“素养教育”,在一个局部范围内成功地实现了近现代“教育的革命”。他的“素养教育”的思想和实践,至今鲜为人知。研究、宣传、推广他的素养教育,对当今我国的素质教育和世界教育的改革,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4.
“皇图”即“河图”和“洛书”,是《易》的数理表达式,是古人制作历法的两种工具。古河衅洛书刻录在璧玉、龟甲之上,原称“录图”,只有天子才能拥有,故又通称“皇图”,古之天子禅位时要举行一个“河出图,洛出书”的交接仪式,尧舜禹禅位的河、洛非指今黄河、洛水,而是指古刘河和渌水,是古都长沙南北的两条湘江支流,湖南南岳一带为上古政治及天历法中心,今攸县有皇图岭、禹门洞、浏阳有首禅山等即其遗迹。  相似文献   
5.
张浚与洛学     
张浚在南宋高、孝两朝出将入相,对宋代学术起着重要作用。他在南宋初与赵鼎并相,推崇洛学,引擢洛学之士,造就“小元祜”政局,为洛学的复兴吹响了号角;另一方面,他又主张元祜未必全是、熙丰未必全非,倡行孝悌之说,打压洛学,使洛学的发展受到抑制。秦桧专政后,张浚被贬斥,在困顿谪居期间,张浚终信洛学,著书立说,继承弘扬洛学,并引导其子张轼追随洛学。张浚对洛学的推崇使他在孝宗朝再受重用,流誉于后世,甚至掩盖其过失。  相似文献   
6.
唐末社会动乱,吏治大坏,罗隐看透了科举的本质,用血泪和生命写下了许多“落第诗”,揭露鞭挞官场的黑暗,控诉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从这些诗作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疾恶如仇的品格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认识到唐末社会的腐败本质以及唐朝灭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证明了一个极限公式,为求非可导函数的不定式的极限提出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罗愿的《新安志》是在南北朝以后地记、图经,尤其北宋大中祥符《新图经》的基础上修撰而成的。它继承地记、图经的地理记载的传统,又逐渐超越地记、图经的局限,特别是增扩历史文化的内容,使地方志不断完善,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9.
关于罗贯中之籍贯,以山西太原说与山东东平说之争论最为激烈。主山西太原说者,依据贾仲明《录鬼簿续编》"罗贯中太原人",认为罗贯中是山西太原人;主山东东平说者,依据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庸愚子序"东原罗贯中",认为罗贯中是山东东平人。又有学者提出"东太原说",致使罗贯中籍贯的争论更加复杂化。罗贯中籍贯山西太原说的合理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论证:"山西太原说"有直接而明确的文献记载,"山东东平说"则至今未发现有直接而明确的文献记载;庸愚子序"东原罗贯中"之"东原",不仅指山东东平,也指山西太原,"东原罗贯中"应是山西太原罗贯中之意;古今只有一个位于山西的太原,所谓山东之"东太原郡",是个侨置而虚设在山东的地名,有郡名而无实地,其实质指的还是山西太原。  相似文献   
10.
旅游对社区生计结构的影响,已经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但缺乏对于旅游影响在社区生计方式演变中的所起的作用及影响程度的深入研究。对普达措国家公园内洛茸村的调查发现,当地社区长期受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并由此形成了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生物资源管理和利用机制。旅游发展为当地社区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也引起社区居民生态价值观的变化和生物资源利用方式的变迁。地方政策变化、经济利益支配、外来文化冲击、社会结构的层序变化等诸多因素在这一变迁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