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巢父 《中国文化》2012,(2):219-221
陈寅恪先生一生属意於学问,不旁骛,惜时如金。他概不担任一切行政职务和承担任何与学问无关的事务性王作。他任史语所第一组主任纯属挂名,实际领导王作都是所长傅斯年兼任了。  相似文献   
2.
历史语言研究所是中国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史学研究专门机构,它成功地开创了多学科联合的集团式合作研究模式,引介并运用了新的方法于史学研究,成绩斐然。史主所学多接受了现代史学方法的训练,名家辈出,尤以重史料、考据而自成一派。、九一八”事挛一,国运日蹙,史语所学出入于学术与现实之间,在我国的社会科学界揭起了一面抗战大旋,即“抗战史学”。  相似文献   
3.
陈寅恪54岁时,因为视网膜剥离,眼睛已无法看清外界了。授课之余,他的读书生活完全是"听书生活",特别需要助教。抗战胜利后,陈寅恪在清华园的助手是他的学生王永兴。这是一位勤奋而且任劳任怨的年轻人。当  相似文献   
4.
康保成 《东方文化》2001,(6):97-10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些民国时期的旧书刊陆续被重印,反映出文化界的需求和这些书刊的价值。其中旧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重印,以下简称《集刊》)很受文史研究者的欢迎。旧中研院史语所集中了一批人文学科研究权威,他们的成果往往在《集刊》上发表,许多文章现在仍被海峡两岸乃至世界汉学研究者所参考、引用。1949年,旧中研院和《集刊》一起撤到了台湾。  相似文献   
5.
唐轸 《收藏》2009,(8):71-76
史语所全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28年成立于广州,至今已81年,是驰名世界的历史语言科研机构。史语所1929年迁至北平,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迁至上海,1934年迁至南京。  相似文献   
6.
考古学之父李济这个名字,对普通民众来说可能不会很熟悉,但学术界和考古领域的大都知道,无论是在考古和学术研究领域,或是在近现代历史上,他都是一位不可或缺的代表性人物。1896年出生于  相似文献   
7.
张政烺先生曾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图书馆任职,他遍读馆藏书籍,并在版本目录学方面取得了极高的学术成绩。他被人誉为"活字典",而且有求必应,为社会各界解决过许多疑难咨询问题。他是"懂得书"的图书馆员的杰出代表,是"为人找书,为书找人"这一图书馆员精神的伟大履践者。  相似文献   
8.
徐中舒,当代著名史学大师,原名道威,字中舒,以字行,安徽安庆人[1]。自幼丧父,七岁时进入安庆慈善机构清节堂附属的小学学习。1912年时他考上皖省中学,但是因为交不起学费,只读了一年就辍学回家,于家中坚持自学。凭着自己的努力,两年后他又  相似文献   
9.
吉路 《北京档案》2006,(1):44-44
据台北的报道毕,生致力台湾史研究长、期旅居东瀛的已故学者戴国辉逝世4年后他,的亲人决定将他生前位于日本千叶县的『梅苑书库』收藏的6万册藏书以『,戴国辉文库』之名整,批捐赠台湾岛内的『中研院』并,于2005年4月15日举行了藏书入藏仪式,同时也在该院『史语所』的『傅斯年图  相似文献   
10.
傅斯年和陈垣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史学家,为中国现代史学研究和学科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共同的事业和学术追求打破了年龄和学历的障碍,促进了他们的交往,深化了其间的友谊。在推动中国现代史学发展的同时,他们用深情厚谊和高尚品格书写了很多动人的学术佳话,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心理历程留下了闪光的背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