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46篇
科学研究   3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题目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其水溶液呈酸性),它的分子式为C6H8O6,人体缺乏这种维生素易得坏血症,所以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维生素C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在新鲜的水果、蔬菜、乳制品中都富含维生素C,如新鲜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500mg/L左右.  相似文献   
2.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的试题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出现的次数很多,这就要求我们能熟练掌握该部分知识.由于内容较多,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法来学习.一、金属单质1.钠、镁、铝的比较(见表1)  相似文献   
3.
你相信食盐会爬墙吗?我家就有一杯会爬墙的食盐,我叫它“爬爬盐”。为什么叫“爬爬盐”呢?还是看看它的故事吧——2月底的一堂科学课上,我们学习了有关晶体的一些知识,尹老师要求我们回家照课本介绍的方法“制作一个大的晶体”。书上的方法是这样的:先用一个大的玻璃杯制作一杯浓盐水溶液,过滤后在杯中悬吊一根细线,  相似文献   
4.
前天,我发现自己心爱的电动赛车不转了,我想可能是没有电池了吧。于是我把电池盒打开想更换两节电池。当我把电池拿出来以后,就感觉到我的手湿漉漉的,再看看那两节电池,表面上竟然有许多细小的水珠,我又看了一眼电池盒,里面也潮了,还有几滴大的水滴,这里的水是从哪儿来的呢?电池上的小水珠又是从哪儿来的呢?  相似文献   
5.
净化二氧化硫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浓度的瓜环[cucurbit(6)uril]水溶液吸收二氧化硫。采用副玫瑰苯胺比色法[GB/J 17097-1997]^[1]测定其吸收效率。结果显示瓜环水溶液对二氧化硫有很强的吸收。  相似文献   
6.
采用正丁醇作辅助液,用界面电泳法研究N-乙基丙烯酰胺聚合物水溶液,在不同外加电场、浓度、温度下水解微粒的带电行为。认为该聚合物在水溶液体系中能水解成带有正、负电荷的两种粒子。  相似文献   
7.
张裕 《技术创新》2004,(4):15-17
英国专业吸收剂有限责任公司采用纺丝变形工艺首创制造了高吸水高吸湿纤维,并应用在非织造布生产上,随后日本钟纺(Konebo)公司成功开发了多用途的BELL OASIS化学纤维,其制造方法是以丙烯酸和可能形成纤维的乙烯类不饱和单体为原料进行水溶液聚合,再把一部分羧酸中和后进行干法纺  相似文献   
8.
SO2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易液化(沸点是-10℃),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有酸性,SO2是亚硫酸的酸酐.SO2中的硫元素显+4价,处于中间价态,故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同时SO2还具有漂白性.SO2的多重性是中学化学知识中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热点.现将2012年高考有关SO2的试题...  相似文献   
9.
武衍杰  宫琦  王春姣 《化学教学》2023,(5):48-53+72
以“水溶液”主题内容为研究对象,参照初、高中新课标要求和教科书编排分析该主题在初、高中的衔接特点。基于初、高中“水溶液”主题的连贯性和发展性特点及主题内容结构,选取“侯氏制碱法”为主题情境,设计初、高中贯通的“水溶液”主题衔接性教学,以促进学生在不同学段对“水溶液”主题认识角度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分析"属于程序性知识,学生在分析和解决这一类问题时往往存在思维障碍。基于知识特点分析,构建了"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分析模型",在复习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形成分析模型,完善分析模型,并应用模型来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克服认识障碍,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