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篇
教育   137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写作的意义,古今中外的伟大作家有很多高论。《左传》上说,人生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杜甫在《偶题》诗中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说的都是写作的重大。初学写作者往往还未动笔,就先望而生畏。也有鼓舞人心的。博尔赫斯说:我写作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巴金说: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  相似文献   
2.
古希腊人认为,诗代表永恒。和许多当代中国诗人的认知方式相类似,曹立光偏安一隅的诗歌创作恰好也是从追问永恒开始的。任何诗人不同时期的创作多是以历史的断片形式存在的,把它们连接起来,我们就会发现人类求索美和真理的印迹是和太阳的轨迹同步的,难怪博尔赫斯说.只有不属于时间的事物,才在时间里永不消失。  相似文献   
3.
神曲 第一篇     
就在我们人生旅行的中途,我在一座昏暗的森体之中酲悟过来,因为我在这里迷失了正确的道路。哎!要说出那是一片如何荒凉、如何崎岖如何原始的森体地是多难的一件事呀,我一想起它心中又会惊惧!那是多么心酸,死也不过如此:可是为了要  相似文献   
4.
如今,很多人开始用智能手机看新闻,在电子阅读器中阅读和下载畅销图书,学校也应用电子书包辅助课堂教学。人们逐渐习惯于查资料“上百度”,看小说去“榕树下”,手机、平板电脑和电子阅读器的“三屏”阅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纸质阅读渐行渐远,数字阅读不知不觉来到我们身边。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说:“世上如果有天堂,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图书馆是一个阅读的天堂,中学图书馆要深入研究未来图书馆发展  相似文献   
5.
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阿莱夫》里有个情节:某人在狭小、阴暗、沉闷、压抑的地下室里,像个神经病那样盯着一个角落使劲看,慢慢地,他看到了涌动的海洋,看到了鼓起的沙漠,看到了损毁的迷宫,看到了金字塔中心一个银丝蜘蛛网,看到了黎明和黄昏,看到了春天和秋天,看到了无垠的星空以及每一个星球上的矿石。  相似文献   
6.
阿根廷先锋派文学大师博尔赫斯在其小说中所表现的人生哲学与中国古代伟大哲学家庄子的哲学有相似之处,他们都以辩证的、变化的观点去看待现实,又都以无奈与怀疑的眼光去观世.他们思想产生的现实原因同样有相似之处,但他们对待社会与人生,即应世的态度却大不一样,博尔赫斯止于怀疑和无奈,而庄子却以顺应自然去乐观地应世,反映出东西文化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7.
暴力、迷宫及镜子是博尔赫斯小说中经常出现的文学意象,也是跟随他多年的三个噩梦。阅读博尔赫斯传记会发现它们和他的童年生活密切相关。精神分析学理论认为,作家的创作是对无意识及童年受压抑欲望的反应。据此,用精神分析学理论解读博尔赫斯小说,为理解其人其小说打开了一扇门户。  相似文献   
8.
博尔赫斯的玄学侦探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表面上采用了侦探小说的形式,却充满了对侦探小说的本体性思索,它审视了建立在“理性”、“有序”、善恶终有报的思维基础上的传统侦探小说,认为现实世界更多的是被“偶然性”等不可知的力量占据统治地位。宣扬的不是理性主义的胜利而恰恰是人类认识的局限、理性的脆弱和世界的不可知。  相似文献   
9.
神秘主义者通过自身非理性、神秘的感性经验来证明上帝的存在。基督教畀教诺斯替教、犹太神秘教派喀巴拉及伊斯兰教中的神秘主义派别苏菲教派对博尔赫斯小说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加之博尔赫斯本人善于运用玄幻的方式来建构自己特殊的小说形式,其作品映射出神秘主义的芬芳与温静。  相似文献   
10.
在小说中营造充满迷幻色彩的意象,这是博尔赫斯的拿手好戏。博氏通过富有形式感的玄想,表达了对于时间问题的无穷追问。当博尔赫斯作为小说家而幻想的时候,他总是会制造重复和增殖的意象迷宫。这些意象以知识为背景,数量众多,花样翻新,承载了博尔赫斯的玄想,并使其最终呈现为小说形式。博尔赫斯的玄想既是摇曳多姿的文学想象,又是玄奥的形式化的哲思。从小说家角度观察博尔赫斯,他更像一个思辨的哲学家,像一个活跃在小说领域里的芝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