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图书馆网络导航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论述了数字图书馆网络导航服务即超链接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分析了网络导航服务与复制权、发行权、改编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关系,最后指出了数字图书馆开展网络导航服务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数字图书馆建设中超链接技术的版权问题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因链接而引发的侵权问题已经出现,目前,世界各国都没有有关链接的版权规定,因此,对超链接引起的版权问题进行分析,无疑将对数字图书馆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介绍了超链接技术的原理,分析了正常连接、埋置链接、加框链接三种不同的链接类型;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复制权、发行权、改编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四方面分析了链接侵权问题。最后从技术层面、法律层面以及行业层面提出了解决超链接技术侵犯版权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改编权保护范围的不确定性使作品改编的合法性边界难以判定。受改编权控制的改编行为应与借鉴、复制、修改行为相区分。一方面,改编作品建立于原作之上,与原作之间的"实质性相似"能将改编与独立创作的"借鉴"区别开来;另一方面,改编作品对原作的"独创性"改变,使其超越了"复制"的范畴。出于对表达自由的尊重,改编权的范围受合理使用制度的限制。合法的改编应获得原作著作权人的同意,且在对原作内容进行改动时不得损害原作作者的声誉。  相似文献   
4.
2007年8月,凤凰联动出版公司策划出版了爱情小说《山楂树之恋》,瞬间这本书风靡全国,成为销量突破400万册的超级畅销书,被读者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小说”。图书一经面世随即创造了惊人的销售奇迹,30余家影视公司争抢此书影视改编权,最终花落导演张艺谋,2010年改编拍摄成的同名电影《山楂树之恋》,  相似文献   
5.
作品改编权正在传统媒介和互联网媒介中被忽视。正视改编权,重视它、保护它,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本文以刘欢改编《卷珠帘》为例,探讨作品改编权在媒介传播中的现状与保护。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7,(8):95-100
网络奇才谷阿莫创作的"X分钟带你看完电影"系列受到追捧,但被影视公司指责侵犯著作权。在美国判例法下戏仿作品具有模仿和评论原作品的特征,该系列符合戏仿作品的定义。就中国法院的实践来看,该系列涉嫌侵犯改编权,且在采用主观主义的情况下涉嫌侵犯保护作品完整权。因为戏仿作品的特殊性,合理使用原则需要进行相应调整。较高的转换性使用程度允许该系列具有商业目的,对原作品的使用没有超过唤起受众对于原作品的记忆的程度,该系列对于原作品的市场也没有造成不利影响,但对改编作品的潜在市场的影响存在疑问。  相似文献   
7.
张今 《出版参考》2012,(21):12-13
正古籍整理作品的著作权是古籍出版者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正在进行的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再度引起业内人士对此问题的关注和讨论。业内人士围绕与古籍整理作品相关的修改草案第13条进行讨论,该条规定,"以改编、翻译、注释、整理等方式利用已有作品而产生的新作品为演绎作品,其著作权由演绎者享有。使用演绎作品应当取得演绎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业内人士认为,应当明确古籍整理作品的著作权,加大古籍整理作品著作权的保护力度,建议在《著作权法》修改草案条款中增加注释权、整理  相似文献   
8.
9.
刘元华 《出版广角》2019,(13):41-43
移动互联时代,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互利共赢的局面.本文拟从著作权法和合同法相关制度方面对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的保护路径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探索网络文学与影视作品权益保护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朱海鹰 《辅导员》2010,(14):93-93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一直都在改编之中,同一所学校的各个年级,使用的教材恐怕都不止一种版本。我们常常会发现,同样的一篇课文,有时出现在三年级的语文书上,有时出现在五年级的语文书上,甚至出现在六年级的语文书上。我们在疑惑、埋怨的同时,也不由得对教材产生了疑问,以教材为本的思想无疑应该改变了。教材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与其说它是教本,不如说它是学本。学生对教材最有发言权、选择权和改编权,我们应该把课本彻底的放给学生,让他们充满兴趣地学教材、创造性地用教材,真正成为教材的使用者、研究者和改造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