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341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陶涛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6):743-744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在对中、英、美、澳4国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以及对江苏扬州市和江苏南通市的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内容,并对实施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若从教育平等的角度考察英国的教育发展,英国教育发展则可明显地存在以下几个阶段:根据阶级、特权决定教育;依据考试成绩和智力测验决定教育;以综合中学为特征的形式上平等的教育;传授共同化和开设共同课程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英国是第一个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国家。16世纪即都铎时代是英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阶段,正是在此时期,英国社会发生了极为深刻而广泛的变化,英国主权国家在同罗马天主教势力和国内地方割据势力的斗争中逐渐确立并强固,民族意识日益膨胀,正是16世纪民族国家的强固及民族意识的发展,使得英国获得了迈向近代社会的坚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4.
英国公民教育作为国家课程,从2002年9月起,已经成为中小学校的必修科目。其教育目标是为了全面发展学生在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等四个方面的潜能;其中,道德发展是最基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英国BTEC课程模式形成的背景,探讨了BTEC课程模式的内容和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对该模式进行了评价,并针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6.
从住房和卫生条件的改善看近代英国的城市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离不开城市治理。住房和卫生条件的改善.是近代英国城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住房和卫生条件的改善问题上,英国经历了一个从自由放任、城市自治的混乱无序的状态到政府通过立法干预、依法治理的转变过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反映出城市治理的复杂性和在城市治理中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1066年“诺曼征服”英国建立起统一的封建王国开始,英国的财政权经历了从绝对的王权到议会逐步取得征税批准权、财政监督权,以及在议会内部财政权由上院到下院的演变史。财政权的这种演变原因在于英国常年战争军费开支不断扩大引发财政危机,而“家计财政”难以支撑以及英国传统习惯等因素,并最终是由阶级经济力量对比变化决定的。财政权的演变对英国宪政传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议会主权原则的确立、有限政府理论的形成及协商精神的充分体现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1998年发布的《科瑞克报告》(Crick Report)将公民教育从2002年开始纳入英国中学必修科目,将公民预备教育也作为小学教育评估的考察内容.无论是老牌民主国家,还是诸如东欧、中欧和拉美等新兴民主国家都认为,民主就其本质而言是脆弱的,它有赖于全体公民的积极参与.本文考察了欧洲及国际视野中的民主公民教育(EDC)背景、英国民主公民教育内涵和英国民主公民教育四大核心主题,分析指出英国民主公民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英国学科领导人以管理者、领导者、专业人员以及协调者等角色在学科领导、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和利用资源等方面担负着重要职责.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他们需要具备知识、能力和态度等方面的素质.英国《国家学科领导人标准》以及英国学科领导人的发展现状对我国教研组长的发展与研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cross-national exploration of responses to widening participation (WP), with a specific focus on the provision of foundation year (FY) programmes and the use of contextualised admissions (CA) in selective Irish and UK institutions. There remains a dearth of research on these routes, with little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who utilise them, of why students use these routes and little knowledge of their effect on students’ experiences in university and their overall sense of belonging. A year-long longitudinal comparative case study design examined three alternative entry routes in two selectiv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HEIs) in England and Ireland: a well-established FY; a newly formed FY; and a CA pathway.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a mixed-method approach. Questionnaires and in-depth focus groups were employed at fixed points with participating students in each rout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FY students had lower levels of familial educational history and parental occupation. FY students’ sense of belonging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over the year, with students reporting increased confidence and sense of belonging due to the relationships established during the FY. CA students’ sense of belonging remained the same, with students reporting feeling different and isola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while students utilising FYs may be ‘more disadvantaged’ than CA students, their experiences helped establish a sense of belonging; illustrating the need for diverse WP routes catering to a wide range of needs. Result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providing opportunities to develop social and bridging social capital for all non-traditional stud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