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网络盗窃犯罪构成与难点分析
引用本文:李娜,马忠红,孙晓冬.网络盗窃犯罪构成与难点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216-216,136.
作者姓名:李娜  马忠红  孙晓冬
作者单位: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10038
2. 中国刑警学院,辽宁,沈阳,110035
摘    要: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方便的同时,也不断滋生了网络犯罪,其中网络盗窃犯罪的危害尤为显著,并且形式多样,给网络安全、网民利益、国家集体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由于学术界关于网络盗窃行为的认定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存在较大争议,此外我国法律对此类犯罪行为并未作明确规定与解释,实践部门在此方面尚处于低效率的状态,很难适应当前的形势。现从网络盗窃犯罪的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以及难点认定五个方面,阐述有关网络盗窃犯罪的犯罪构成问题,解决在网络盗窃犯罪的认定方面存在的争议,并通过对网络盗窃犯罪的认定问题研究打破关于该领域学术研究的局限,为实战部门解决办案中遇到的网络盗窃犯罪方面的疑难问题提供可行的参考方法。

关 键 词:网络盗窃犯罪  构成  主体  客体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