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中的“自我”观
引用本文:王敬欣.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中的“自我”观[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13(2):60-63.
作者姓名:王敬欣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天津
摘    要: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中的“自我”观是在哲学、心理学有关“自我”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把“自我”看成是能动的、积极向上的统一性,认为“自我”的力量是巨大的,强调自我潜能与人性的充分发挥,充分展现了人类善良、自由、积极向上的一面。但由于忽视社会化、脱离社会实践,这种自我实现最终只是一种虚伪。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自我实现主不开社会实践,是个体在特定社会条件下,通过自身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人格不断发展的过程。

关 键 词:人本主义人格理论  “自我“观  马斯洛  罗杰斯  马克思主义  自我实现  社会实践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