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乾隆与四部分类法——四部分类法本质特征简论
引用本文:门庭.乾隆与四部分类法——四部分类法本质特征简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6):66-68.
作者姓名:门庭
作者单位:滨州学院图书馆,山东,滨州,256603
摘    要:四部分类法是我国特有的书目分类体系,它植根于儒家伦理教化土壤,萌芽于"独尊儒术"的西汉《七略》;发轫于图书日增、目录事业繁荣的西晋《中经新簿》;初立于玄理日盛的东晋《晋元帝四部书目》;确立于学术繁荣、版本著录发达的唐代《隋书.经籍志》。清乾隆皇帝视四部分类法为"古今不易之法",在他督导下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集处理古籍的四部图书分类法之大成,使这一独具民族特色的分类体系臻于鼎盛,而《四库全书总目》也成为我国古代目录学史上的丰碑。

关 键 词:乾隆  四部分类法  四库全书总目
文章编号:1005-6610(2007)06-0066-03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