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郭沫若对庄子态度的变迁
引用本文:刘剑梅.郭沫若对庄子态度的变迁[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43-54.
作者姓名:刘剑梅
作者单位:美国马里兰大学亚洲与东欧语言文学系,美国马里兰
摘    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郭沫若对待庄子的态度经历了三个非常不同的时期:浮夸时期,苦闷时期,匡济时期。在第一个浮夸时期(1924年以前),郭沫若对待庄子是充满浮夸的浪漫情怀的歌咏.把庄子哲学与西方的泛神论等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具个性与浪漫色彩的“文学化的庄子”;在第二个苦闷时期(1924—40年代),郭沫若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在对庄子的评价上。虽然其学术态度受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但基本上还是为我们客观地提供了一个“学术化的庄子”;在第三个匡济时期(60年代),郭沫若则完全用阶级论来评价庄子.于是有了一个“政治化的庄子”。郭沫若对庄子态度的这种戏剧化的变迁。不仅为我们展示了庄子哲学在现代中国的波折命运。而且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现代文人在政治环境的压力下个性逐渐走向毁灭的悲剧。

关 键 词:郭沫若  庄子  中国哲学  马克思主义  个人主义  现代性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