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教育者的“小我”与“大我”
引用本文:于丽华.教育者的“小我”与“大我”[J].山东教育,2014(Z6):1.
作者姓名:于丽华
作者单位:海阳市新元中学
摘    要:《孔子家语》记载:楚恭王好打猎,一日打猎归来,发现心爱的宝雕弓遗失了,非常懊恼。随从安慰他:“大王还记得大约在何时何地遗失的吗?我们替你找回来。”楚恭王想了想说:“算了,楚王遗失一张宝雕弓,大不了还是楚人捡去了,何必寻找呢?”事后,人人称赞楚恭王“宽宏大量”。孔子听到此事,却感叹道:“度量还不够宽宏啊!如果说‘人遗失了弓,人拾得了弓’,多好!添一个‘楚’字,多么小气。”楚恭王的话体现的是一种“小我”境界,而孔子的话体现的则是一种“大我”境界。我们身边有一类教育者,他们只关注自己任教班级的学生,对其

关 键 词:雕弓  《孔子家语》  楚人  有所成就  张宝  事不关己  推卸责任  大道之行  “蝴蝶效应”  礼运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