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互联网+”背景下宪法国民教育新态:特征、目标与转向
引用本文:翟翌,王霞萍.“互联网+”背景下宪法国民教育新态:特征、目标与转向[J].中国电化教育,2020(2):21-29.
作者姓名:翟翌  王霞萍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法学院
基金项目:重庆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互联网+’下的研究生宪法国民教育”(项目编号:cquyjg18321);重庆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原创性基础理论项目(项目编号:2019CDJSK08YJ01)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政府主导推进下的宪法教育取得显著成就,但在推进过程中凸显出的教育内容不全面、教育对象覆盖面窄、教育主体单一、教育形式不丰富等问题,影响了宪法教育成效的进一步提升。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与宪法教育的跨界融合,既可实现教育规模的全民性、终身性,又可实现教育模式的多元化、个性化,从而提升宪法国民教育实效,培养宪法信仰。"互联网+"宪法国民教育将促进灵活、开放、互助、终身、个性化宪法教育体系的构建,对宪法教育的主体、模式、对象等产生系统性变革,成为培养具有行权担责意识和能力的法治公民的创新手段。

关 键 词:“互联网+”  宪法国民教育  教育目标  教育转向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