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浅论幼儿假装游戏的"符号"价值
引用本文:李姗泽,李传英.浅论幼儿假装游戏的"符号"价值[J].学前教育研究,2007(2):46-49.
作者姓名:李姗泽  李传英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重庆,400715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游戏教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实证研究”(项目批准号:04JWSK193)、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民间游戏与幼儿园可资利用的教育文化资源研究”(项目批准号:04-GJ-077)、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度博士基金项目“幼儿园对民间游戏的开发与运用实证研究”(项目批准号:130-4321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游戏是幼儿经常从事的一种相似性活动,是幼儿在使用符号中逐渐增长能力、提供给幼儿语言和思维活动的一扇窗户,根本特征是“替代性”或“假定性”。假装游戏的主客体、内容都具有“符号”性,所以它是一种“符号现象”;“符号象征”使幼儿在“义之所指”与“义之所借”之间找到联系,从而“假装”;它所具有的“符号价值”,使幼儿的想像和创造得到了发展,从而也训练了幼儿的象征思维和发散思维,提高了语言和对话能力。

关 键 词:假装游戏  符号  符号象征  想像  文化
收稿时间:2006-12-20

On Pretend Play and "Symbol"
Li Shanze,Li Chuanying.On Pretend Play and "Symbol"[J].Studies In Preschool Education,2007(2):46-49.
Authors:Li Shanze  Li Chuanying
Abstract:
Keywords:pretend play  symbol  symbolized  imagination  culture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