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数学教育中建构主义三十年的发展与反思——整体框架即十大原理或基本假设
引用本文:徐文彬,喻平,孙玲.数学教育中建构主义三十年的发展与反思——整体框架即十大原理或基本假设[J].数学教育学报,2010(1).
作者姓名:徐文彬  喻平  孙玲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回顾与反思:中国数学教育研究30年(DAA080080);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本原性学科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的理论建构与应用研究(D/2006/01/086)
摘    要:数学教育中建构主义的发展尽管充满着争论与冲突,尤其是激进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之间更是如此,但这些争论与冲突可以统一在如下10个基本假设的基础之上:建构主义应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解释性模式、辨别个体发展的内在机制,应关注资源和一致性理解之间的平衡、数学思维中确信的检验烙印、两种顺序模式之间的内在互动与平衡、个体的变量资源、选择的依赖因素、学习的递归性因素、基因认识论所谓的客观性、认知中的反思性认知等,并达成某种程度上的共识与共享:抛弃激进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之间的绝对二分,并要求建构主义的心理学观点应认识到理论的认识论核心,也避免了对创造一个过度个体化或自我中心主义的理论所进行的批判.

关 键 词:数学教育  建构主义  发展与反思  整体框架  十大原理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