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断句与标点趣谈
引用本文:张凤祥.断句与标点趣谈[J].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09(6):44-44.
作者姓名:张凤祥
摘    要:缺少标点生歧义 古代没有系统的标点符号,诵读全凭语感,由于停顿不同而造成不同理解的有趣故事倒有不少。有一位东村的私塾老师,他教学生念《大学》里的这几句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却读成了“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老师念完这段就惊叫一声,怎么少了个“得”字?西村也有一位老师,他又有另一种教法:“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关 键 词:标点符号  断句  《大学》  老师  知止  “得”  有定  语感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