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的活动状态
引用本文:潘兆彬.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的活动状态[J].教育探索,2003(9):58-58.
作者姓名:潘兆彬
作者单位:大庆市第四十中学,黑龙江,大庆,163813
摘    要:教学过程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辩证统一的过程,现代教学论非常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我们对教学的评价就不能只看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还要看学生是否真正动起来。关于这一点,人们早已形成共识。但问题是许多人对学生活动缺乏应有的认识,往往把学生活动只简单地理解为教师提问了多少学生、多少学生发言或参与了讨论、这堂课的气氛怎样等。单纯地以此作为学生活动的评价标准,不仅割裂了学生活动的“量与质”、“形与神”的关系,甚至会造成对教学评价的误导,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从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真正意义上的学生活动应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笔者称其为三种状态.即“感官动”、“思维动”、“思想动”。 一、感官动 感官动即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启发、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活动。它一般指学生的外在活动,比如提问、讨论等,其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

关 键 词:思想政治课教学  活动状态  学生  主体作用  教学评价  教学目标  高中
文章编号:1002-0845(2003)09-0058-01
修稿时间:2003年6月17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