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文本解读,应当“点”到为止——以《我有一个梦想》一文为例
引用本文:张功忠.文本解读,应当“点”到为止——以《我有一个梦想》一文为例[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6):90-91.
作者姓名:张功忠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九里中学
摘    要:高中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宏观层面的教材分析,还是微观层面的文本解读,其本质实际上都是相同的。教材分析是站在整个教材的视角,是对教材的结构、课文的组成等等要素进行分析,文本解读则通常是面向文本个体的,是面向某一篇课文的,其分析视角相对要细致一些。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常常会将教材分析与文本解读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保证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的衔接,可以保证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体现教材分析的思想。很显然,教材分析对应着战略视角,而文本解读对应着战术视角。

关 键 词:高中语文教学  《我有一个梦想》  宏观视角  教材分析  文本解读  战略视角  语文教师  微观视角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