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培训—职业匹配”理论的农民田间学校模式构建研究——以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调研为例
引用本文:王倩雯,赵丹.基于“培训—职业匹配”理论的农民田间学校模式构建研究——以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调研为例[J].成人教育,2016(9):56-60.
作者姓名:王倩雯  赵丹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71203180),2016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软科学研究项目“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研究”(2016RKX09)
摘    要:农民田间学校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和倡导的农民培训方法,是以农民为中心,通过组织农民参与分析、研究和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其自信心和决策能力的新型农技推广方式,1]在推行过程中显现出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2]因此,本研究以“培训—职业匹配”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的调研发现,农民田间学校在实践过程中存在培训内容不符合农民需求,培训方法缺乏灵活性以及师资队伍质量不高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农民田间学校在我国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对农民田间学校缺乏资金投入,管理体系不完善等.因此,为提升农民田间学校的发展质量,其培训目标、时间、内容、方法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应与农民需求相匹配,构建“培训—职业匹配”的农民田间学校模式,实现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目标.

关 键 词:农民田间学校  新型职业农民  “培训—职业匹配”  职业培训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