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哲学“气”范畴的现代认识
引用本文:刘长林,张闰洙.中国哲学“气”范畴的现代认识[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5,4(1):6-11.
作者姓名:刘长林  张闰洙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北京100732 [2]韩国大邱教育大学
摘    要:古代文献中的“气”主要有三种涵义:气态物质之气,生化之本之气,符号一关系模型之气。生化之本之气是以主客相融的方式,通过心灵“体验”对世界的发现。因此,用以主客对立的方式建立起来的科学方法,不能证明“气”的真实性或虚假性。最有力的办法,是认真按照主客相融的方式,亲自去做一下。看到底有没有“气”的存在,这是问题的关键。气是无形虚体,其作用必定采取无为的形式。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在对立的关系中作为,故不可得见。气的作用也就是时间的作用,而时间也体现着气。

关 键 词:中国哲学    无形  主客对立  主客相融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