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道家德性的生存论意蕴
引用本文:柳士彬.道家德性的生存论意蕴[J].当代教育论坛,2006(8):69-71.
作者姓名:柳士彬
摘    要:当代哲学正在悄悄发生着一场整体性的深刻变革,即从抽象、超验的认识论向具体、历史的生存论转换。作为一种关于存在的形而上学,认识论所追求的是一切实在对象背后的那种终极存在,并把这种终极存在看作是事物具体的和特殊的存在及其各种特性的基础即本体,其根本偏弊即在于它把人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世界割裂开来,试图以人的知性去洞悉在人对面的外部世界的普遍规律,并把这种与人的历史性存在无涉的、“永恒”的普遍规律作为规约人的言行的最终根据。而生存论是一种以人的生存为着眼点和出发点的哲学理念,凸显了以理论方式解释人的本真性存在的哲学诉求。

关 键 词:生存论  意蕴  德性  道家  现实生活世界  当代哲学  终极存在  形而上学  外部世界  哲学理念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