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语文对话教学中“无文本”倾向的原因及对策
引用本文:成亮.语文对话教学中“无文本”倾向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语文,2014(5).
作者姓名:成亮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
摘    要:正美国坦普尔大学教授列奥纳德·斯维德勒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提出:人类已经进入到了对话时代。对话的力量被引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其中对话教学就是对话精神在教育领域的积极回应。对话教学这一新型教学形态,很快从传统的独白式教学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然而,随着对话教学的备受瞩目,它在教学实践中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专家同行的重视。对话教学的基础在于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发现"无文本"的对话教学。出现此种倾向,有对话前提的丧失、对话目标的迷失、对话主体的缺

关 键 词:对话教学  文本解读  对话能力  教学实践  教学形态  语文教师  学生  教育领域  具体表现  教学要求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