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珺 《东南传播》2017,(12):27-29
"华莱坞电影"的概念自邵培仁教授于2013年提出以来,在电影研究学术界引起热议,其中也不乏质疑之声。本文提出"东方好莱坞""中莱坞"等概念的媒介尺度都不足以涵盖中华电影文化博大精深的观点,通过分析林立于世界的宝莱坞、尼莱坞等其他莱坞的前缀词蕴藏的文化内涵,进而反思华莱坞词缀"华"所暗含的深厚底蕴,并指出华莱坞所指代的中华文化的整体统一形象更意合中华璀璨的千年文明。本文认为"华莱坞"将唤醒分布于文化基因中的中华记忆,集聚涣散的中华元素,最大程度地凝聚中华力量。中华文明将通过华莱坞影像源源不断地向世界传播出去。  相似文献   

2.
生活在别处的人们和他们所处的城市是怎样一种情态?我们对于一所陌生的城市总有着不同的"想象",而"电影"能够很好地化解不合理的"想象",是我们观看城市的全景天窗。城市与电影有着密切的联系,城市赋予电影想象力,并激发它的活力,而电影则可以用独特的视角去认识、理解并剖析城市文化。学者和艺术家们曾从文化、交往、艺术、空间等角度思考过城市化发展如何给人类自身带来重大影响,而"华莱坞"这一概念的提出,为全球化语境下华语电影的生产和制作、华语电影理论研究等打开了新的思考之门,鼓励国产电影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华莱坞"电影对于中国城市文化的建构与重现,是世界了解中国城市的另一扇窗口,透过电影展现文化的方式来让全世界华人乃至其他国家的人了解中国的城市文化、中国文化,可以很好地弥补文化断裂所带来的缺憾。  相似文献   

3.
张璇 《东南传播》2014,(3):38-40
"华莱坞"这一概念在学界越来越受瞩目,通过对"华莱坞"电影中借用"伤痕文学"衍生的术语——伤痕影像,来分析"华莱坞"电影中的"归途"意象及传统文化中"家"的意义。运用社会学家及人类学家的视角,本文试图阐明被冷落至观众"眼球角落"的纪录片及人文电影中的"归途"意象,如范立欣《归途列车》所表现的农民工"归途"及侯孝贤电影《童年》中"外省人(台湾老兵)"归途的意象叙述,来展现"新伤痕影像"聚合不同的时代及其感性,见证的是时代的断裂面,离去以及坚守。  相似文献   

4.
电影艺术可以被纳入作为广义的文化范畴内,同时也是狭义上的符号和象征。中国电影在扩大国际影响力的同时也带动了电影周边文化产业的商业化、多元化与国际化,使得电影不仅仅作为电影本身,而使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同华语电影一道走出国门。同电影本身的内容相同,其"走出去"的路径和形式也是一种文化的呈现。本文从媒介经营与媒介符号的角度考察近些年来伴随中国电影商业化与国际化共生的相关现象。近年来的华语电影在海外环境下产生影响力与营销方式依赖于商业化运作,一方面不断在经济利益的考量与电影文本表达之间寻找最合理的支点,另一方面也要"以大局观个体"、"以时代观时刻",突破西方成熟电影产业在全球范围内施加的广泛影响,努力发出"华莱坞"电影自己的声音,表达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5.
<正>"华莱坞"概念自2012年底由邵培仁教授提出并界定以来,以其兼蓄并包的视角吸引了不同学术领域学者的关注。随着华莱坞电影研究蔚然成风,华莱坞研究队伍日益扩大,研究成果引人瞩目,研究领域也逐步拓展,如何进一步调动、整合现有平台和资源,逐渐成为华莱坞电影研究者关切的核心议题。2015年6月18日,"华莱坞电影发展战略研究"高端论坛暨华莱坞电影研究联谊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圆正启真酒店召开,来自国内外十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和华莱  相似文献   

6.
随着华语电影产业的发展步伐日益加快,如何使华语电影在全球化时代更好地参与全球竞争,在电影内容方面凸显中华文化特质,深度开发利用好中华文化资源,从而形成华语电影的独特美学魅力,构建华莱坞电影的世界性影响力,已成为一个迫切的战略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华莱坞电影叙事体系中本土文化元素的类型化分析来揭示华语电影对中华文化基因的表达习惯,探讨中华文化植入电影叙事的可能性空间。  相似文献   

7.
力·度之间:“华莱坞”电影国际化生存空间的延伸与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攀升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的当前,其海外市场却遭受锐减,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面对困局,国内票房奇迹带来的片面繁荣,图像盛宴背后的文化危机以及错位表述中的观念迷失引人反思。破解困局,需要集结对共通价值的探寻力、对文化本质的深层解析力、对电影市场商机的洞察力,经由本土化景观、民族化符号以及国际化叙事的多向度融会以实现"华莱坞"电影国际化生存空间的延伸与拓展,促进国际市场回暖。  相似文献   

8.
郭小春 《东南传播》2016,(12):61-62
从票房看主旋律电影的传播效果不如人意。本文通过追索华莱坞主旋律类型电影概念,反思主旋律电影传播效果不佳的原因,认为叙事淡化说教意味,提高主旋律电影创作的观众意识与市场结合是主旋律电影的良性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电影发展迅猛,无论从电影产业、电影票房还是观影人数上看,都呈现出欣欣向荣之态,成为国际电影市场不可小觑的竞争力量。随着《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赤壁》等商业大片的公映,在带来超高票房,3D、IMAX等先进技术的同时,也让观众开始对"大片时代"的大制作电影产生质疑,华莱坞电影陷入一种"人人看人人骂"的窘境。事实证明,盲目跟风,仅通过大制作高科技等表面方式与好莱坞抗衡早已是行不通的,想要将电影在真正意义上贴上"华莱坞"标签,关键还在于如何运用中华文化、民族特色,走出一条属于华莱坞自己的电影之路。从早期《小城之春》、《红高粱》的经典电影,到近一些《小武》、《桃姐》的颇受好评,人文电影无疑是中国近代社会变迁、民族文化的镜子,也是华莱坞电影在国际电影市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0.
华莱坞概念以及对具有华人文化特色的电影产业之长远规划,是应经济、行业、文化之变而提出。就"华莱坞怎么可能"这个问题而言,首先需要明确命名的意义。从华莱坞为何提出,以及华莱坞在当下所处之"位"来分析华莱坞其命名的意义,在全球化背景下,其既是一种有意识的模仿,也是文化身份的自觉;继而领悟易道哲学演化之本,回归到"一",即华莱坞的核心——电影,提出探讨华莱坞成为可行路径之根本在于找到其创意内核,在深刻认识与把握观影者心理需求、认识文化群落同趣、体现文化原型的基础上进行电影创作与传播,进而实现华人电影传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邵慧 《东南传播》2014,(12):94-96
在全球化高速推进的现代语境下,好莱坞大片横行,各国民族电影都遭遇西方意识形态和电影技术对本土文化侵蚀的局面。在此情况下,势头渐起的瑙莱坞电影以其独有的价值取向和文化活跃于世界影坛,由此开启了一个多极影像新时代。它对于激发拙朴浑厚的非洲精神、丰富世界电影艺术之林,有着显而易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周岩 《东南传播》2015,(6):29-32
近年来涌现出的一批年轻的新锐电影人,以现实的态度和对大众口味的迎合,呈现出了以"疯狂城市"和"温情城市"为主的双重城市想象图景,反映了当代城市空间面貌和心理情感状况。以宁浩、滕华涛为代表的当前中国最年轻的导演以影片的故事创意与主题风格深度契合了当前中国社会生活,触动了当代人的社会心理,切中了观众对城市的现实体验,为"华莱坞"电影创作的特色发展提供了可行的进路。  相似文献   

13.
凯瑞以类喻的方式诉说传播即仪式的本质,所以仪式感是塑造认同的关键。现实场域的观影与网络空间的观影构筑着电影的生态空间,观影是一种集体参与式的仪式。个体沉浸于现实虚构的环境中获得体验感,并通过参与、共享逐渐形成一种共识性信仰。研究发现,塑造华莱坞概念的想象共同体的关键在于培植一种集体仪式感,以此来建构华莱坞概念的权威性与神圣性。观影本身就是一种仪式,是一种对自我身份的确认过程。但现状是个体对自我身份的知晓并未与华莱坞共同体联结在一起,个体认同的危机感是存在的。培植华莱坞共同体的集体仪式需要现实场域与网络空间的双向联动,集体仪式离不开媒介事件的塑造,以竞赛、征服、加冕的共识性媒介事件来建构华莱坞共同体的权威性,不失为一种塑造认同的关键方式。  相似文献   

14.
很多人都知道美国有个"好莱坞",印度有个"宝莱坞"。殊不知,在遥远的西非,还有一个辉煌的电影王国"瑙莱坞"。与拍一部片子动辄投资上亿美元的好莱坞不同,瑙莱坞的电影成本非常低廉,常常两三万美元就能搞定,而且不通过影院就能赚取100%以上的利润,这让各国的电影投资商惊奇不已。更绝的是,在2010年第82届奥斯卡奖角逐中,他们用极简陋的设备拍摄的《普鲁登丝的音乐》,摘得最佳纪录短片桂冠,科幻电影《第九区》一举夺得最佳影片等4项大奖。中国投资人孙广田在这个神秘王国的淘金经历,令人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梳理了新世纪华莱坞女性电影的阶层书写,其中分别通过城乡差异、职场竞争以及婚姻再现了女性的阶层流动。笔者进一步分析了女性阶层上升的叙事模式与人物特征,认为华莱坞女性电影建构了理想的女性阶层上升模式,这基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推进,其叙事模式与电影生产受到社会文化语境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戴哲 《东南传播》2016,(5):24-28
随着电影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受众主体发生的巨大变化,如何建立电影与受众之间的关联,成为华莱坞电影发展的关键,而"营销"成为重要路径之一。那么,如何对电影进行有效的营销?本文以新世纪以来的华莱坞都市爱情电影作为对象,对其采用的多样化和具有创新性的营销策略进行分析,试图为其它电影类型的营销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不仅如此,对于意味着完善的、成熟的和系统的产业模式而言的"华莱坞"而言,寻找有效的、成熟的电影营销策略,从而建立固定的、系统化的营销模式是必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7.
文章梳理了中国电影大片的7年流变,分析了成败得失,认为当下中国电影进入了"后大片"时代。合理的产业结构、主流形象的优化、资本与文化的接轨是"后大片"时代必须直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以来,由于电影产业本身政策变革,我国电影产业格局呈现出主旋律影片、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三分天下的态势。就主旋律电影本身来说,其既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也呈现出适应电影产业化发展的趋势,由此主旋律电影形成了国家主流电影和主流商业电影两种不同风格。就国家主流电影来说,以《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战狼2》为代表的国家叙事将超级大片的商业元素包装进电影,形成了"新红色电影"这一独特类型,成为呈现国族空间和意识形态的重要类型,为华语电影的发展开创了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媒介生态学视阈下作为空间的华莱坞电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影是一种文化空间,表达了特定文化的独有属性和特色,将影片同其他文化的影片区分开来。电影媒介参与构筑了人们对世界外观形态的感知方式,电影创造的空间充满了隐喻。华莱坞电影营造了意涵丰富的动态的多维的空间。研究从媒介生态学的视阈考察表征中华文化的华莱坞电影所营造的种种空间。电影空间既受电影制作与传播技术的影响,又对受众产生文化影响,华莱坞电影在参与国际传播的过程中必须从媒介生态学的观点出发从艺术创意、生产制作、产业链条等各个方面不断发力,积极建构华莱坞电影文化空间,传播中华文化正义、勇气、博爱、智慧、包容、谦逊、勤俭、自律等积极价值观,以鲜明的文化特色跻身世界电影主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片通过对票房的拉动,为中国电影的产业化生存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选择,盘活了整个电影市场。但就目前的中国大片来说,还存在疏离现实、人文关怀缺失、美学观念媚俗等艺术品质和文化观念上的不足,这与中国电影打造文化品牌、塑造中国文化形象、构建文化软实力的要求相比无疑还有相当的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