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涛 《青海科技》2012,(4):71-73
青海省地大物博,是全国的五大牧区之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自然环境处于原始或半原始状态。这里辽阔的天然牧场,具有面积大、类型多、草质好的特点,适宜放牧各类牲畜,具有发展生态牧业的先天优越条件。青海省的天然草场面积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在全国仅次于内蒙古、西藏和新疆,居于第四位。牧区面积占到了全省总土地面积的94.76%,可利用的草场5亿余  相似文献   

2.
王钟建 《资源科学》1991,13(2):51-57
新疆是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其畜牧业经济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它的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优良的天然草场和发达的灌溉农业,使新疆具有发展草原放牧畜牧业、农区舍饲半舍饲畜牧业以及牧区与农区联营畜牧业的良好条件。解放以后,新疆畜牧业发展迅速,牲畜头数从1949年的1038万头(只)增加到1986年的3120万头(只)。其中牛羊总数达2740余万头(只),仅次于内蒙古,居全国第二位,同时为国家生产了大量的畜产品(表1)。  相似文献   

3.
针对青海高原牧区藏羊养殖中母羊繁殖性能低下和羔羊生长发育缓慢等瓶颈问题,以转变放牧藏羊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为突破口,通过藏羊不同生理阶段精准补饲技术、藏母羊繁殖期规范养殖技术、羔羊早期断奶、羔羊舍饲养殖等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用技术手段破解藏羊生产周期缓慢的根本制约,加快羊群周转,缩短了天然草场放牧时间和减少天然草场载畜量,减轻对天然草场的过牧压力,解决了草地畜牧业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固有矛盾,为牧区贯彻落实生态保护第一理念,提供了可靠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4.
赖玉珮  李文军 《资源科学》2012,34(6):1039-1048
干旱半干旱牧区社会生态系统人、草、畜三者紧密关联,草场承包政策阻碍了牲畜在较大空间范围内的移动,长期而言不但使草地生产力下降,也对牧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草场流转被认为是草场承包之后,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解决草畜矛盾、改善牧民生计的途径之一。作为一种市场手段,流转是否能解决草场承包带来的草原生态和牧民生计困境,对草原管理的发展方向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试图从牧区人、草、畜关系特征的角度,在案例地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和问卷调查搜集相关资料,深入剖析草场流转给牧民生产生活和草原生态带来的影响,探讨用市场方法整合草场、恢复牲畜移动存在的问题及背后的原因。研究表明,草场流转在一定程度上能协调草场承包到户后产生的牲畜对草场的需求与草场供给之间的矛盾,草场整体的放牧压力稍有缓解,牧民生计有所提高;但是却造成草场内部放牧压力转移、被流转草场过度利用,贫困户因无法转产而无法根本改善生计,贫富分化加剧的问题。此外,草场流转后组用草场的富户虽然移动距离有所增加,但是空间仍相对固定,牧户关系更加独立,仍然使其难以灵活应对自然灾害、政策变化等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我国西部11个省(区)的土地辽阔,自然环境区域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天然草地占土地总面积的半数以上,放牧畜牧业历史悠久,历来是蒙、藏、哈萨克等善于经营放牧畜牧业的少数民族聚居的牧区。区内的牧业经济,特别是放牧畜牧业经济,在区内外占有重要地位,11个省区占有全国80%的少数民族人口,89.5%的草地。48.6%的牲畜,以及丰富多采的畜产品。牧业产值占全国牧业总产值的28.1%,占西部农村社会总产值的21.5%,高于工业、低于种植业,位居第二,占牧区农业总产值的的80—90%。由于区内天然草地资源开发不充分、利用不够合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分布广,面积大,类型多,为发展现代化畜牧业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空间条件。但随着牲畜数量的迅速增长,草甸负荷越来越重,因过度放牧和鼠类危害而造成的草甸退化,是影响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严重问题。 关于放牧对草原植物群落的影响,国内外草原工作者已做过许多研究;鼠类对草原植被的影响,也有不少动植物学者开展过工作。但,有关高寒草甸放牧退化演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灰腾梁天然打草场四十多年来机械化打草的实践为例证,针对天然打草场的保护和利用不力的问题,提出以打草机具更新换代来促进可持续发展草原畜牧业现代化的建议。打草机具的改进,是锡林郭勒盟和全区广大牧民发展草原畜牧业现代化的基本生产条件之一,对保护复壮天然打草场和提高生产率、提高饲草质量、建设草原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此,认为这项至关重要的机具更新换代,是改善草原生态系统自然生产力的条件,实现天然打草场永续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草业产业为广大牧民增收的迫切需要。相信,这一项改革是发展草原畜牧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一大进步,是我们不久就会看到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相似文献   

8.
一、新疆发展畜牧业所具有的优越资源 长期以来,新疆是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也是主要的畜牧业良种基地和产品基地。这与它具有发展畜牧业的优越条件分不开的。 1.草场资源丰富和牧草质量的优越性 (1)新疆草场和牧草资源丰富 新疆草场的有效利用面积约有7亿多亩,仅次于内蒙古,居全国第二位。由于复杂地形  相似文献   

9.
《青海科技》2014,(1):56-56
<正>一项旨在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新模式正在我国五大牧区之一的青海省得到试验和推广。通过一年来的试点表明,这种新的发展模式取得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孕育了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境内拥有近5亿亩的天然草场,是我国五大草地畜牧业发展基地之一。过去,"合家一顶帐房,坐拥千只牛羊"是青海畜牧业发展的真实写照,但是长期的过度放牧  相似文献   

10.
西藏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畜牧业是西藏经济的优势支柱产业,但是西藏的草地畜牧业主要依赖天然草原放牧,具有生产技术水平较低,草畜矛盾突出,季节不平衡问题严重,而且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的特点。现阶段大部分地区仍处于游牧或半游牧的生产方式,冷季严重缺草时,基本没有能力给牲畜补饲,遇到灾害天气时牲畜就会大批死亡,给牧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畜牧业经济的发展。而人工种草不仅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途径,还是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促进农民增收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文章重点从人工种草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并对发展西藏人工种草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饲养的牲畜有牛、马、绵羊、山羊等。其中三河地区的三河牛、马等良种畜驰名全国。 草场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据估算,本区草场总面积有9万余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草场达80%以上。主要由优良的中型禾本科牧草组成。全区草场获得充分利用后,总载畜量可比现有增加1.5倍。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草原不堪重负, 生产方式亟须变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内蒙古草原由于长期以来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双重作用,生态系统处于崩溃的边缘.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近50年草原畜牧业发展问题的分析及草原畜牧业的成本效益核算,表明内蒙古草原生态上的不可持续性已经造成其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生态损失远远大于经济贡献.因此其落后的以放牧为主的生产方式必须进行彻底改变,天然草原禁牧,发挥其生态功能,而以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人工草场,开拓现代化的畜牧业增长方式是草原的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13.
高寒草甸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生态系统管理”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放牧家畜饲养周期长,出栏率低,是制约高寒草甸畜牧业生产的最大瓶劲。因此,采取一系列生态系统管理措施,如建立人工草地、修建牲畜暖棚并进行牛羊舍饲育肥、退化草地恢复与重建、优化畜群结构和优化放牧强度等,实现畜牧业的集约化经营,是高寒草甸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锡林浩特市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得天独厚的畜牧业发展条件 ,是一个以牧为主 ,农牧结合的市。畜牧业是锡林浩特市主要支柱产业 ,全市可利用草场面积 2 0 0 0万亩。从 80年代末全市牲畜总头数突破 1 0 0万头 (只 )大关以来 ,全市牲畜始终保持在1 0 0万头 (只 )左右 ,畜牧业生产是全市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水利建设与畜牧业生产息息相关 ,因此 ,加强水利建设就成为发展畜牧业的保障。1 水利建设现状解放前锡林浩特市没有水利工程设施 ,人畜饮水都存在着很大困难 ,牧区牧民几乎一直饮用着草坯井水 ,高氟水。解放后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牧民的生…  相似文献   

15.
西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南边疆,为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地势高亢,气候寒冷,草场辽阔,牲畜分布集中,为我国五大牧区之一。探讨西藏气候条件与发展畜牧业的关系,为畜牧业生产现代化提供科学依据,是农业气候研究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6.
草甸退化胁迫下的适应性探讨——以青海省达日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土地退化胁迫下,当前黄河源区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牲畜结构不合理,草场尤其是冬季草场严重不足,这些问题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突出因素.本文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参与式农村评估等方法,于2004年5月、2006年11月、2007年9月、2008年9月对达日县牧户进行了四期抽样调查,分析了高寒草甸退化胁迫下政府和牧民适应措施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①在牲畜结构方面表现为牲畜存栏数减少;牦牛母畜比例上升.1976年-2006年藏羊存栏数减少60.90%;马存栏数减少了57.78%;牦牛存栏数减少25.96%.2004年以来,成年母畜在牦牛畜群中比例逐渐增加;②在草场利用方式上,表现为转夏场时间提前.5月前转场牧民比例由2004年的41.50%提高到2007年的61.00%.这暂时平衡了冬夏草场的压力,缓解了冬季牲畜草料供应短缺的问题;但这种调整加大了夏季草场的压力,可能会加速夏季草场的退化.因此,一是要进一步加大草场保护和生态恢复建设,遏止草场持续退化的态势;二要结合区域特点,建议以生态补偿形式从相邻省区或饲草(料)基地购入(/调入)草料,缓解草地压力过大的状况;③生态移民方面,移民户数增长缓慢.调查区2003年有105户迁移,到2008年也仅有115户移出.2005年实施以草定畜后,除上红科、莫坝、特合土、桑日麻等乡镇外,其余乡镇超载严重.牧户经济基础差、移民支配生产的能力差等因素,可能是导致生态移民和以草定畜措施执行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提升生态移民的经济与生态效果,如何构建搬迁牧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如何扶持发展畜牧业的替代产业等,仍是近期黄河源区生态建设与退化草地恢复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7.
孙泽林 《科学大众》2013,(12):42-43
研究背景:新疆是全国畜牧业传统生产基地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国家和自治区对传统畜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畜牧业取得了飞速发展,牲畜量激增。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疆牲畜存栏数量多达5 000多万头,其中60%~70%在草原放牧。畜群数量大大增加,各种问题随之而来,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但在畜牧管理方式上,绝大多数牧民仍然沿袭着传统的管理方  相似文献   

18.
草甸退化胁迫下的适应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土地退化胁迫下,当前黄河源区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牲畜结构不合理,草场尤其是冬季草场严重不足,这些问题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突出因素。本文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参与式农村评估等方法,于2004 年5 月、2006 年11 月、2007 年9 月、2008年9月对达日县牧户进行了四期抽样调查,分析了高寒草甸退化胁迫下政府和牧民适应措施的变化。 研究结果显示:① 在牲畜结构方面表现为牲畜存栏数减少;牦牛母畜比例上升。1976 年-2006 年藏羊存栏数减少60.90%;马存栏数减少了57.78%;牦牛存栏数减少25.96%。2004 年以来,成年母畜在牦牛畜群中比例逐渐增加;②在草场利用方式上,表现为转夏场时间提前。5 月前转场牧民比例由2004 年的41.50%提高到2007 年的61.00%。这暂时平衡了冬夏草场的压力,缓解了冬季牲畜草料供应短缺的问题;但这种调整加大了夏季草场的压力,可能会加速夏季草场的退化。因此,一是要进一步加大草场保护和生态恢复建设,遏止草场持续退化的态势;二要结合区域特点,建议以生态补偿形式从相邻省区或饲草(料)基地购入(/调入)草料,缓解草地压力过大的状况;③ 生态移民方面,移民户数增长缓慢。调查区2003年有105 户迁移,到2008 年也仅有115 户移出。2005 年实施以草定畜后,除上红科、莫坝、特合土、桑日麻等乡镇外,其余乡镇超载严重。牧户经济基础差、移民支配生产的能力差等因素,可能是导致生态移民和以草定畜措施执行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因此,如何提升生态移民的经济与生态效果,如何构建搬迁牧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如何扶持发展畜牧业的替代产业等,仍是近期黄河源区生态建设与退化草地恢复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与内蒙古草原生态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内蒙古草原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草原畜牧业基地之一,它位于亚洲草原区的东南部,东起于嫩江与西辽河平原,越过大兴安岭山地,经呼伦贝尔高原、锡林郭勒高原、乌兰察布高原向南达鄂尔多斯高原。全区天然草场面积达13.2亿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10亿多亩,占自治区...  相似文献   

20.
天然草场是国家宝贵的自然资源,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我国天然草场不仅面积大,而且类型多。从全国看,大体上可划成三个草场区:东北西部、内蒙古中东部半湿润半干旱草原区;新疆、甘肃、宁夏、内蒙西部干旱荒漠及山地草原区和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原区。 内蒙古自治区及其东西部毗邻地区(以下简称本区)除内蒙古自治区外,主要包括黑龙江省呼伦贝尔盟及大兴安岭地区、吉林省哲里木盟及部分白城地区、辽宁省昭乌达盟、宁夏回族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和甘肃省阿拉善右旗和额济纳旗。据统计,天然草场总面积占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