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汉代杨雄曾说:"能读千赋则善赋。"现代文学家郭沫若也言:"多读名人著作,而且对于某些作品还必须熟读、烂读,便能于无法之中求有法,有法之中求其化。"可见,对经典美文的阅读与鉴赏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和鉴赏经典美文的升华。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生阅读、鉴赏经典美文与提升写作技能亦然:唯有对语文教材中诸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美丽的西双版纳》、《苏州园林》、《奇  相似文献   

2.
一、模式简介"一主两翼"的课程模式是我们近期研究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它依托人教版教材的"单元主题",在众多读本中选取《新语文主题阅读》和《主题式·经典诵读》作为人教版教材的配套读物引进课堂,形成了以教材为"主",以这两套读本为"两翼"的"一主两翼"的教材体系。《新语文主题阅读》选编的文章全是现代美文,共12册,每册与教材一致,分8个单元,每个单元围绕同一个主题;《主题式·经典诵读》选编的是古今中外的经典韵文、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共6本,  相似文献   

3.
<正>"微写作"篇幅短小,主题单一,目标清晰,针对性强,形式灵活,体裁多样,可操作性强,能够当堂评阅反馈。进行"微写作"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十分有效。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微写作"水平呢?笔者觉得,不妨用好教材,开展"微写作"训练。1.观读教材专题,促进文本深入解读。教材中的篇目安排,是极其"用心"的,一个专题的安排,一定是某一类文本的"荟萃",《现代散文选读》中"难以忘怀的故事"专  相似文献   

4.
刘华 《语文天地》2014,(5):17-18
2011年《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文言文阅读与所有经典文本的阅读一样,都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学时都应该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思维和情感体验活动中,加深对文言文文本的理解、体验、感悟、思考等,接受文本中蕴涵着的美好情感的熏陶,获得文本中先人智慧的启迪,享受个性化阅读带来的审美愉悦"。与此同时,教师要珍视学生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开卷有益。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读书肯定是件好事,而读书之中,阅读经典名著显得尤为重要,毕竟经典里蕴藏着一个民族的光荣与梦想。在我们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典名著篇目,读了让人赏心悦目,百读不厌。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学生们尤其是中小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阅读不是风生水起,而是渐趋凋敝。名著少人问津,问题到底出在哪?究其原因,主要是课堂学习中小学生对于这些经典名著课文缺失阅读兴趣和方法。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着力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来解读和赏析。一般来说,阅读教材中的名著有"五大阅读法",也即参读、美读、比读、议读、笔读五种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阳城县第二小学在"主题阅读"实验中,倡导"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教学理念,保证了学生阅读量的有效完成。一、构建"一主多元"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充实的阅读资源"一主"即:以现行的"语文教材"为主体。"多元"即:以围绕语文教材编写的《经典伴我成长》读本、《主题阅读》读本及每单元推荐的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要求我们做到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教师可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阅读目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济南的冬天》作为一篇经典散文,在很多版本的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在优美的文字面前,很多执教者在教授此文时,常有"爱你在心口难开"之惑,苦于不知如何引领学生深入文本,体会文字之美、情感之美、艺术魅力。笔者在执教此文时,从以下几个角度对文本进行赏析品味:首先要立足文本,研读到位。面对这样一篇佳妙之处不胜枚举的经典美文,教师备课的过程也是一次"美  相似文献   

9.
徐青 《山东教育》2011,(9):25-26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经典故事,其中《狼和小羊》是一篇寓言故事,《小鹰学飞》《青蛙看海》《乌鸦和狐狸》三篇都是童话故事。这些故事短小精悍,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深受孩子们喜爱。如何让孩子在快乐的学习中感悟文本,喜欢文本,并且了解故事中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0.
经典文本常读常新,也常教常新。《荷塘月色》的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历来像一个谜,吸引无数读者一探谜底。旧版教材的删改与新版教材的恢复也给教学带来了广阔的探究空间。新课标的颁布为整本书阅读和思辨性阅读指明了道路,也给经典文本在发展学生思维方面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基本立场、哲学阐释学"视域融合"的文本解读观以及整体思维方式,融贯式教材文本解读以人文化育为价值取向,以教材文本为解读本体和多维整合基点,以"读者—文本—作者"间的多向交互作用为解读发生机制,坚持系统性、创造性、规约性原则,经由文本素读、文本细读、文本研读、文本创读四个基本环节理解和创生文本内含,为确立合理的教学内容、促进教学生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方彬 《江苏教育》2013,(21):24-26
经典名著与学科文本之间,是相辅相成、辩证联系的关系。只要达到融合的境界,学生就能以"文本"为本延展更多的阅读实践,丰富自己阅读经典的体验。《西游记》走进教材,走近学生。实践中,根据学生的阅读需求,用一个学期的时间,挖掘出经典的魅力、文本的潜力,开展了丰富的阅读活动,进行"小西游"多元主体视域下的经典阅读实践,最终彰显"西游"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从阅读的层面说,经典要"常读常新";从阅读教学的层面说,经典要"常教常新"。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的《林黛玉进贾府》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常客,其经典的地位不可撼动,但我们在与其一次次的美好遇见中,是否真正做到"常教常新"呢?能否在细读中发现、走进并欣赏到文本深处美丽的风景呢?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应积极探寻古代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文明的契合点,通过"还原"与"移植"的教育新策略积极实现历史与现代的对话。"还原"是指在历史还原中解读经典文本。首先,还原历史背景,凭藉历史背景丰富知识结构。其次,还原创作背景。在经典作品的赏读过程中,结合作者的性格、气质、心理、教养、师承、人生经历以及创作背景等复杂的因素理解作品。再次,尊重历史人格。阅读经典作品或是评价古人时需理解当时的道德评判标准,尊重古代文人的人格精神,真正做到"理解之同情"。最后,模拟情感体验。重构当时的具体场景,模拟人物当时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所具有的艺术魅力,在深刻的心灵感悟与细腻的审美体验中实现与古人的情感交流。"移植"是指将经典作品移植到当代文化新语境。对古代经典作品中体现出的人生感叹、生命呐喊、人文关怀等兼具历时性和共时性特点的主题进行现代化阐释;有意识地将文学形象移植到现代价值体系的标准下重新进行审读;充分发掘古典作品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及情感建构的意义,努力构建出"知音"般的情感共鸣境界;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经典文本与现代影视改编的对比性赏读中,探析各自的优劣,自觉地回归经典,真正欣赏到经典文本的独特魅力。"还原"和"移植"之中还要注意对学生的认识误区进行正确引导。尽量避免学生的误解与偏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作品中存在的文本缝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其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此外,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真正让学生在经典文本的赏读过程中达到愉悦其心和培养其能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教材中的文章都是千挑万选的精品,自然要细细研读。但入选的文章毕竟有限,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文本内在的内容,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探寻文本引而未发的内容。一、相同题材对比读任何一套教材在编排时,内容上都会注意上下的连贯。如苏教版教材中,同样表达了深厚的亲情,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选文呈现。一年级下册《奶奶的白发》《陈  相似文献   

16.
吴文秀 《考试周刊》2011,(82):51-52
较之于必修教材,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文本的编排更加集中,专题的指向更加明确,选文更是非常经典,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布局谋篇,都精炼得体,规范严谨,整齐中富于变化,沉稳里又不失多样,每一篇都是一件极为精美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17.
林锋 《新教师》2019,(12):32-33
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和提高离不开读与写。语文教材是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载体,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承载着教学的价值和功能,每一篇入选教材的课文皆是文质兼美的文本范例。因此,语文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教材文本中读与写的联结点,构建读写相融的课堂情境;要帮助学生在品读文本时,将经典的语言文字、表达形式积累下来,并通过优化读写环节,进行言语实践训练;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教材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材经典文本众多,《"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具有很强故事性,可读性很强,能够给学生带来思想触动。教师对文本展开多元解读,对习作教学进行深度剖析,对提升片段习作水平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9.
臧芳 《语文知识》2014,(11):65-66
在贯彻新课程教育理念的背景下,现行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部分课文历经教材的多次改版,仍然保留了下来,如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教材中的《背影》《苏州园林》《白杨礼赞》《活板》《孔乙己》《变色龙》等。这些文本,文质兼美,内涵丰富,是课文中的精品、经典。面对经典文本,再次教学时,部分教师的思维已有了定势,往往以自己的习惯思维方式来设计教学,以自己原有的认知水平左右解读,不能通过对文本的再度研读,发现熟悉中的“陌生”因素,设计“陌生”问题,引导学生步入创新的世界。  相似文献   

20.
新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以教材单元主题为单位组织教学,同时开发出校本教材《新语文主题阅读》和《经典诵读》,教学时对三本教材进行整体设计,进行大单元教学。在相同的时间内,学生的阅读量是传统阅读教学的五倍以上。因而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多读书,摒弃传统课堂的分析讲解,要以读带讲、以读代讲(统称“以读dai讲”),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孩子们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