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黄伟钊 《教师》2013,(31):70-71
"形象思维"的概念最早是由俄国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提出的,在这个概念中,形象属于感性范畴,思维属于理性范畴.李泽厚指出形象思维应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一种个性化与本质化同时进行,善于整体地、连续地、完整地反映和把握现实的思维方式.赵光武进一步发展李泽厚的观点认为形象思维最根本的特点就是思维活动始终结合着具体、生动的形象.它的过程可分为四个步骤:感性具体一思维抽象一思维具体一意象的物化.其中"感性具体"的具体是指特定事物在细节方面十分明确,属于表象的具体;"思维具体"的具体是指哲学意义上"许多规定的综合".虽然至今形象思维含义的具体表述仍存在可争论的地方,但其对立统一的客观存在和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已被大部分研究人员认可,他们的研究表明:这种借助筛选、分解、重组、类化、联想、想象和直觉的形象思维方式是产生新方法、新经验、新思维的重要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2.
“90后”大学生价值观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了解"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前提。"90后"大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期待,对生活有其独特理解;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道德认知水平较高;他们积极参与社会交往,具有较强的自我体验。"90后"大学生也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思想与行为的困惑、感性与理性间的徘徊与抉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大学生价值观中的困惑、矛盾和薄弱之处,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引导大学生价值观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数学的特点之一是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的阶段,即使到高年级,他们的抽象思维仍不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原有的表象作为其认识的基础。儿童的认识规律,一般可概括为“动作、感知→表象→概念→概念系统”,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这也说明他们的认识不只是从直观开始,而首先是  相似文献   

4.
一、具体——抽象文学创作的形象思维作为艺术地把握世界方式的精神活动,其根本特征之一就在于它是以感性的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它的內容是具体的。但作家表现的物质媒介语言却是抽象的。“任何词(言语)都已经是在概括。”“感觉表明实在;思想和词表明一般的东西。”这就叫做具体——抽象的矛盾,即具体的感性內容和抽象的表达媒介的矛盾。形象思维不象抽象思维那样在很大程度上用概念进行。作家既有语言活动,还有各种表象活动,这些表象除了关于人物语言的声音表象外,其余都是非语言的直感活动。文学家的形象思维既包括各种表象也包括情感、概念认识等多种元素的综合运动,而这一切都要用语言来表现。这样传达阶段就显得更加复杂。因此泛泛指出具体和抽象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是非实体论的,其批判"一词反映了这一思想的过程论色彩,当法兰克福学派从事社会批判时,有意忽略了批判对象的实体性,突出其精神形态的性质和逆动"过程,着重进行文化意义上的批判;社会批判理论的文化批判主要包括广义的文化批判———揭示资本主义技术合理性中的虚假意识"、狭义的文化批判———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单向度性,以及哲学批判———批判资本主义思维方式的肯定性;社会批判理论不是以构建社会乌托邦为其理论终点,而是在乌托邦的名义下倡导艺术复兴  相似文献   

6.
一、抓住有利时机,加强两课"建设普通高等学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为两课"),是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把新一代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两课"建设无论是在...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人的认识内在地关联于人的生存状况,认识论是以人的生存论作为其本体论承诺的,而实践正是人的生存的自我确证和形式。对真理标准问题的研究从认识论走向价值论:人所得到的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产生于一定的主客体关系中,并且只能在这种关系中被确认为真理;真理不仅应当理解为对外部对象的性质及规律亦即物的尺度"的反映,而且应当理解为对人类自身的需要及能力亦即人的尺度"的反映。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而实践标准又要人给予认识和评判,这就构成实践检验的解释论循环。对科学与人文"和人道与天道"等社会文化问题的解决,展示了实践标准和实践概念化研究的当代旨趣  相似文献   

8.
任何具体的真理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人类认识过程中感性和理性,个别和一般的矛盾,决定真理具有量的规定性。真理量分为内涵量和外延量,具有稳定性和变化性两个基本特征。真理量的变化又表现为连续性变化和非连续性变化两种情形。  相似文献   

9.
论后殖民理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在西方理论从近代、现代到后现代的历史演变和西方当代最新理论流派———多元文化理论、第三世界理论、全球化理论、文化研究的互动中考察了后殖民理论的源流,认为后殖民理论的核心思想为逻辑相连的三点,即揭示学"后面的主义"实质、指出知识"后面的权力"性质、提出文化帝国主义思想;结合后殖民理论的讨论史讨论后殖民理论自身逻辑必然要引发出四个最基本的问题,即西方思想的二重性、什么是非西方文化的真实"、怎样定义非西方文化的自我、它者话语还是自我话语  相似文献   

10.
周扬同志在《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一文中指出,“要重视认识论问题”的研究,以为在认识论的研究中若取得进展,那么,“我们的思想就可以大大提高一步,我们的实践就可以更有成效,就可以少犯错误”。因此,他提出,在对认识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应引入“知性”范畴,并且主张“用感性、知性、理性三范畴去代替感性和理性两范畴”。我认为,这一意见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只是没有充分展开论证,有的说法也似乎欠妥当,所以引起许多分歧。这些分歧意见,大致说来可归纳为两种:一是主张知性应属于理性认识范畴,可以肖前同志的文章《关于认识的发展阶段和知性、理性问题》为代表;一是主张知性应属于感性认识的范畴,可以顿占民同志的文章《关于认识阶段的划分与感性、知性、理性问题》为代表。他们的意见看起来相左,其实都不同意把知性划分为认识发展的一个阶段,以为一个认识过程只能划分为感性和理性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数形结合的思想兼有数的严谨与形的直观之长,体现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相互补充。数形结合是实现图形表象向逻辑意义理性提升的必要手段。小学阶段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还有助于学生进行数量关系的建构,不断促进数学思维由形象直观走向理性深入。  相似文献   

12.
在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教学中,讲清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极为重要。一、讲清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表述的历史过程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的正式表述和使用是从党的十五大开始的。而实际上,我们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就在不同时期,从不同角度先后对此作...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其思维特点主要是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因此,在对数学概念的认识过程中,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丰富的感性材料建立表象,进而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相似文献   

14.
史学研究的理论、方法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关系密切,本文就前者作为后者的借鉴、引用及其影响,作一尝试性的论述。一、史学研究的具体和抽象与中学生的认识过程从感性具体到抽象规定,再从抽象规定上升为理性具体(理性具体即认识对象作为有机整体在思  相似文献   

15.
物理学的新发现使得唯能论和马赫主义怀疑恩格斯"物质与运动不可分"的论点。列宁通过对他们的批判,确立科学的物质范畴,对运动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进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由此,列宁批判了马赫主义和唯能论对"物质是运动着的东西"的误读,对马赫主义发挥了的唯能论进行了认识论上的总结。列宁还对运动范畴所包含的矛盾展开了分析,否定了芝诺由于发现运动中包含矛盾就否定运动的做法,肯定了黑格尔、恩格斯对芝诺的批判,剖析运动中包含着非间断性与点截性的对立,运动就是这种对立的连续产生和同时解决。列宁认为认识运动就是这对矛盾在认识领域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6.
新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四基"中对"基本活动经验"的强调,是数学教育目标现代演变的一个主要标志。活动经验有感性和理性之分。所谓感性经验是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片面的、现象的和外部联系的认识经验,感觉、知觉、表象等是感性认识的形式,是认识过程中的低级阶段;理性经验就是基于感性经验,通过思考而升华的一种抽象的认知经验。  相似文献   

17.
论统性认识     
完整的具体的认识过程应包括三个阶段:感性认识阶段、理性认识阶段、统性认识阶段,即理性和感性相综合的认识阶段,上述三种认识可分别简称为现象性认识;本用性认识;关于现象和本质相统一的现实性认识。坚持把统性认识作为认识的最高阶段,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层次体系;有助于从根本上克服经验论和唯理论两种倾向;同时也为普遍的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中介性认识环节提供了理论的概括和认识论的说明。  相似文献   

18.
华旦玲 《考试周刊》2011,(20):103-104
表象是通过感知留下的形象,是感知材料的形象概括,为思维抽象概括作准备的。因此它是从形象感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在小学数学中应重视表象在学生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帮助学生正确建立表象、积累多种表象,为感性经验提升到抽象思维奠定基础;还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表象操作,促使学生主动构建数学模型;并在学生运用符号或模型解决问题时,时常帮助学生唤醒和提取表象,实现形象感知与抽象思维的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9.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对"话语"范畴的界定存在不确定和混乱的状况。"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畴应实现从"语言学话语"到"思想政治教育学话语"的拓展。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畴将有助于从哲学高度来分析、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诸多困境,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体系。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畴必须提高教育者的自我修养和语言运用水平。  相似文献   

20.
叔本华是西方意志主义哲学的先驱,虽然他的"意志"同康德的"自在之物"很相似,但叔本华的"意志"是可以通过我们的直观认识的。叔本华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者,其实叔本华的哲学却与我们的感性密切相关,从某种程度上又带有浓厚的唯物主义色彩。叔本华为了证明自己的"意志"可以被认识,他又引用了柏拉图的"理念","理念"是"意志"的客观化,人类可以通过认识"理念"而认识世界,而在此认识过程中人类又必须的借助"理性"、概念。叔本华的"理性"只是达到"意志"的工具而已。叔本华认为,"意志"就是欲望,由于我们的欲望永远得不到满足,所以我们的一生注定是痛苦的,由此引出了他的悲观主义态度,他还认为,"理念"是由艺术的表现而在经验生活中被给予的,理念是一种物质,是一种超经验的物质,而我们生活中所看到的关于具体事物的颜色、形状等,则是这种物质的表现方式,而艺术的对象即是我们生活中的物。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叔本华"意志"的分析,来探讨一下他的几种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