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输入、吸收和输出是其必要的关键环节。Krashen的"输入假设"认为足量的可理解性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但将语言输入视为语言习得的唯一途径;Swain的"输出假设"主张可理解性输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吸收是介于目标语输入和学习者中介语规则系统之间的一个有选择性的过程,被理解的语言输入并不等同于吸收,对语言输入的深加工有利于将其更好地转化为吸收。本文拟用信息加工理论的学习流程对二语学习环节中的输入、吸收和输出做出阐释,分析其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输入、吸收和输出是其三个关键环节。Krashen的"输入假设"认为足量的可理解性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但将语言输入视为语言习得的唯一途径,吸收是介于目标语输入和学习者中介语规则系统之间的一个有选择性的过程,被理解的语言输入并不等同于吸收,对语言输入的深加工有利于将其更好地转化为吸收。本文意在探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输入,吸收和输出理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3.
语言输入与输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这二者的研究已成为二语习得研究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建构主义理论框架下,人们对第二语言习得的语言输入及输出的研究有了新的视角,认为在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过程中,二语学习者都发挥着积极主动的作用。在语言输入的过程中,二语学习者不再是被动消极地吸收语言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去建构不同于以前的新的语言知识体系。二语学习者在二语输出过程中,更能体现出其主动建构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注意假设理论认为,在学习者的语言产出和目标语形式之间,有意识地注意到他们的差距是二语习得的必要和充分的条件。输出假设理论认为可理解输出促使学习者注意到语言形式,注意与吸收描述了二语输入和中介语体系发展的过程。因此,通过可视输入的增加和学习者的输出可加强二语习得。  相似文献   

5.
在外语教学中,教师们常常对语言输入不能顺利转化为输出感到困惑。借助输入理论、输出理论、互动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等各种二语习得理论可以探寻影响输入转化为输出的因素。要使输入顺利地转化为输出,需要经过输入、注意、理解、吸收、互动、使用和加强等阶段;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败都可能导致输入不能转化为输出。教师要采取各种手段为学生习得某个语言结构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6.
输入、吸收与影响吸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入和吸收是二语习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两个重要阶段。二者缺其一都不能促成二语成功习得。然而,输入并不等同于吸收。吸收是在理解输入信息基础上,结合已有知识建构新知识结构的过程。影响吸收的因素较多,包括各种内外因素,如输入、输出、学习者个人特点、学习认知过程等。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输入被认为是习得二语的最重要因素,与此相反,输出的作用则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于输出有了全新的、更为科学的认识。输出既是语言习得的结果,更是语言习得的不可或缺的成因。输出促进二语习得,尤其表现在对语言流利性、准确性的影响上。输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具有三大功能:注意/触发功能、假设检验功能和元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8.
吴劲松 《考试周刊》2009,(18):94-95
语言习得过程是输入(阅读,视听)-吸收(加工、记忆)-输出(说、写、译)的过程。本文从一次高中生写作测试的错误分析入手,反思我国当前英语教学的两种极端趋势:①过于注重输出性语言教学,忽视输入性语言教学;②过于注重输入性的语言教学,忽视输出性语言教学。反观当前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也应遵循二语习得的规律,从语言的输入、吸收以及语言输出着手,寻找最佳平衡点,学生的写作水平必将会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注意是二语习得的重要机制之一,在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习得者应该充分发挥注意对语言输入和输出的实际功效,进而促进整体中介语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Gass习得模式的语言输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ass认为,语言输出是二语习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学习者对语言输入的感知、理解、吸收和整合,必须经过语言输出阶段的假设、尝试、检验和修正后,才能最终确立为语言习得的成果。可以通过交互式教学、适度的教学指导和适宜的活动主题,努力发挥输出的作用,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语言的输入同输出在母语习得和二语习得中的情况是有所不同的,通过较为细致的对比分析,发现并掌握了母语习得中输入、输出的自然平衡关系和二语习得中常规性失衡的特点,以及二者心理机制方面的主要弄同,进而可知输出在二语习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可理解性输入理论语言的输入和输出问题是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关键领域,其中,理解性输入理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一直有着相当大的作用。Krashen的输入理论简单概括为:  相似文献   

13.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仅仅依靠大量的语言输入并不能保证语言学习结果的高效性和语言习得的有效性.本文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经过理论思考和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三种有助于提高二语习得者语言输出能力的教学模式,使二语习得者的语言应用能力在语言输出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相似文献   

14.
一、可理解性输入理论 语言的输入和输出问题是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关键领域,其中,理解性输入理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一直有着相当大的作用.Krashen的输入理论简单概括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二语习得过程的动态性和互动性出发,从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两个方面论述了语言层次互动和人际互动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以语言本体各层次之间的整合互动为铺垫,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注重人际互动的方法和形式可促进二语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人们在克拉申"输入假设"理论中存在只注意输入,忽视输出的片面认识.20世纪80年代以来,Swain提出了"输出假设",认为语言输出在二语习得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假设具有注意/触发、假设验证、元语言和增强流利性的四大功能,提出了学习者和教师在二语习得中保证有效输出的举措.这对于今后进一步开展二语习得的实践性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教师话语作为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媒介和学习者语言输入的主要外部来源,在学习者语言输出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Krashen的输入假说和Long的交互假说为理论框架,探讨教师话语在学习者二语习得过程中语言输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输入与输出是相辅相成、互补互动、矛盾统一的关系.输入是输出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没有输入,输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是如果学习者想使自己的二语既流利又准确,不仅需要可理解的输入,更需要可理解的输出.教师应通过在听与读输入过程中运用写和说这种输出性的语言手段,帮助学习者有效地达到语言习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二语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学习英语的学生尤其如此。在英语口语教学中语言输入是为语言输出服务的,反之,成功的语言输出又可以加深学生对输入的语言知识的理解,从而不断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我们应该科学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在全方位语言输出上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以求实现二语习得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0.
二语习得是一个动态的非线性的复杂过程,二语习得过程浪费是指,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从语言输入到输出阶段,对人、财、物、时间等利用不当造成的无效或低效耗费,二语习得浪费研究经历了注重语言内因素、语言外因素和系统因素的三个不同阶段,不同研究阶段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