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回顾历史上有关专名的不同观点,以具体的语言实例批驳专名无涵论。专名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内涵是通过专名的“挂钩”功能得以展现的。在观察专、通名相互转化的基础上,我们可得出这样的结论:专名与通名之间在语义上没有本质区别,只有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2.
语言哲学中的名称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语言哲学中,名称(专名和通名)的内涵理论、命名方式及指称理论一直争议较大,对它们的研究分歧颇多。在国外,弗雷格、罗素等人提出了“摹状词理论”,克里普克、普特南等人则主张“历史的因果的命名理论”。由于对命名的不同解释,产生了专名和通名有无内涵的分歧。在我们国内,也出现了类似的争论。为促进名称理论的发展,笔者将在下文阐述对于名称理论的一些看法,并盼与逻辑界、哲学界同仁共同探讨,共同切磋。一、专名和通名的内涵问题在对专名和通名的理解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等人主张的专名和通名有…  相似文献   

3.
一内涵与外延密尔提出专名和通名的区别主要在于:专名只有外延而无内涵;通名则既有内涵,又有外延。专名只能在同一意义上被正确地用于某一对象,通名则能在同一意义上被正确地用于某一类事物中的每一个事物。密尔认为专名表示我们所谈论的是哪种东西,而没有告诉我们任何关于这种东西的事情,如把某条狗命名为“菲多”,这个专名指称这条狗,可它并不能提供任何关于这条狗的性格、习性、长像等信息。而通名指示一些主体,这些主体是通名的外延,它们具有某些特性,这些特性就是通名的内涵,人们根据通名的内涵去决定通名的所指即外延。例如,人这个通名具有“有生命的,有理性的,会用语言交流的”等等特性。二涵义与指称弗雷格在专名的问题上与密尔持不同看法,他认为专名也是有含义的,专名与对象对应,概念词/通名与概念相联系,不论是词、复合指号或表达式,只要指称了一个单一的对象,都被看作是专名。“专名(词,指号,复合指号,表达式)表达它的涵义,并且命名或指示它的指称,我们令指号表达它的涵义并且命名它的指称”。可见,弗雷格在一定程度上把专名的涵义等同于某些相关的限定摹状词的涵义。在《论涵义与指称》中,弗雷格举例谈了指号(名称,词组,表达式),指号的指称和指号的涵义...  相似文献   

4.
刘丽芬  肖欢 《外国语文》2023,(1):123-131
从形式和语义对比分析中俄两国景点名称,并基于所比结果讨论中俄景点名称的互译。研究结果表明,中俄景点名称的组构形式多为“专名+通名”,还有“属性名+通名”“专名+属性名+通名”,少见“专名”。此外,汉语还有专名通名化以及借用诗句的“专名”。专名多为地名、人名,也见动物名,通名大多对应。属性名标明景点的类属、特征、质料、领域、功能、序号等。中国景点名称以托物言志命名为特色,俄罗斯则以历史来源命名居多。中俄景点名称互译模式为逐词对应、专通互换、通名缀补、文化专名音译—意译互参、专名文化内涵阐释等。本研究旨在为中俄景点名称互译提供对比语言学视角,为汉俄对比与翻译教学提供参考,为中俄旅游文化互鉴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5.
基于等效理论,力求最大程度的向英文读者传达源语言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效应,在吸取了前人对于景点名称翻译进行讨论研究的经验基础之上,结合了九华山本身独特的道教佛教文化影响,提出了以下针对九华山景区名称进行专名音译、通名音译、通名专名皆音译和通名增译的具体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6.
广州新建住宅楼盘名称命名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语言和文化两个角度出发,对所搜集到的广州1439条住宅楼盘名称作了研究,重点研究不同字数的住宅楼盘名称的总体分布情况及其音节结构特点,通名发展的新趋势,双音节通名的音律搭配特点;专名的选词特点、语义特点和音律特点。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广州住宅楼盘命名中在通名和专名的选择使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评论。  相似文献   

7.
地名作为一种特定的语言符号,具有形音义方面的特点。通过对东阿县561个自然村落名的调查统计可以看出,东阿地名在语音上以双音节为主,韵律上主要选择平平相配的组合;结构上主要是"专名+通名+通名"型;作为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对绥化市新兴楼盘名称进行了考察,通过比较不同时期楼盘名称的运用情况,重点分析了构成楼盘名称的专名和通名词语的文化内涵,从楼盘词语作为社会广告用语的角度说明了词语命名与社会经济、人们的精神文化和审美心理需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张明宇 《天中学刊》2011,26(4):79-83
关于名称的意义,现代语言哲学家主要持两种观点:名称有意义论和名称无意义论。建立在摹状词理论基础上的名称有意义论认为一切名称,无论是专名还是通名,都有各自的内涵并且其内涵实质上是一些缩略的摹状词或伪装的摹状词;名称无意义论认为名称是固定指号,而摹状词是非固定指号,固定指号无意义,名称和所指对象是通过因果起源和历史链条联系的。用现代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来审视,如果以是否形成概念作为名称有无意义的标准,那么通名有意义,而专名由于范畴内存在不同类型的成员,可分两种情况:典型成员无意义,非典型成员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语音形式、词汇特点和语法结构三个方面对苏州市区561个楼盘名称作了计量分析。归纳出:苏州市区楼盘名称在语音形式上,四音节、六音节形式占绝对优势;在词汇特点上,"园、苑、城、广场、大厦"是楼盘名称首选的通名;在语法结构上,以名词作专名和偏正结构词组作专名的"专名 通名"型结构模式为主。  相似文献   

11.
浅议文学作品中人名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学作品中,大多数人名具有一定寓意,是人物性格特点的延伸,大体上反映人物的性格、角色和命运。译者应在充分理解把握人名寓意的基础上,尽量在译文里体现该寓意。一般情况下,该寓意能在译文中得到再现,但由于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其再现有一定限度。  相似文献   

12.
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专有名词除了具有特别指称的意义之外,其语义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其游离于字面意义以外的化伴随意义以及借助于借代修辞格而衍生出的指代意义。考察蕴合丰富化意义的英语专有名词的来源与途径及专有名词的种种借代用法,有助于正确理解和把握其在语言交际中的特殊用法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伴随我国经济国际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国内企业纷纷走上了商标英语化的道路。而英语商标词汇不仅是商品的英文识别代码,同时也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并通过词汇的音和义加以体现。英语商标的构思与设计一方面取决于英语词汇的构词规则,同时也受到商标使用地区风俗文化的制约。近期,国内出现的新浪(Sina)域名之争表明,渴望走向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虽然意识到国际化商标在其营销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但对英语商标词汇的文化内涵及构词规则还缺少足够的认识,致使所设计的英语商标词汇存在瑕疵,在使用中往往遭遇文化冲突,给企业和国家带来损失。  相似文献   

14.
前几年高校如火如荼的合并、升格,带来了高校大规模的更名之风。尽管近年来高校更名之风得到了有效控制,其更名也符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逻辑和规律,但一些高校更名求大求全、热衷虚名、追求时髦、缺乏特色,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质量和声誉。因此,高校更名要名实相符;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标准,严把更名关;社会对高校的评判要客观,不能"以貌取人",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更名回归理性,突出特色。  相似文献   

15.
宋词专有名词蕴含显性专有名词和隐性专有名词两大类。从参数理论视角阐释宋词《临江仙》隐性专有名词"彩云""人"的内涵意义,同时辨析显性专有名词"蘋"的实名为"小蘋"还是"蘋";关照参数理论,探索《临江仙》显性专有名词和隐性专有名词之英译,为宋词英译实践拓展出"隐性专有名词显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摹状词理论认为,专名有涵义,专名与一个或一簇摹状词同义,其指称是通过专名的涵义来确定的。但是,克里普克对此却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摹状词理论没有弄清专名和摹状词之间的区分,事实上,专名没有涵义,是严格指示词,而摹状词有涵义,是非严格指示词。在做出上述区分的基础上,克里普克提出了历史的因果的命名理论,指出名称的指称是通过一系列历史的、因果的传递链条而确定的,而不是由某个摹状词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回族姓名的构成特点与汉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回族取名时毕竟以本民族文化为基础。以伊斯兰文化为内核,取经名就是回回民族伊斯兰情结的突出表现,具有鲜明的伊斯兰文化内涵和回回民族的宗教意识。回族官名的使用,则是回汉文化交融的结果,回族官名虽然是在汉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但仍然保留着一些自身民族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地名是人们在社会中给地理实体、行政区域或居民点所起的名称。它是文化的镜像,是反映社会历史的活化石。鄞州地名承载着鄞州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着鄞州地貌特征,也反映着古鄞州人的社会生活和人文历史。本文欲从文化意义角度来阐释鄞州区地名,从中领略鄞州特有地貌特征和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9.
大连新建住宅名称及其结构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这里考察了大连市的新建商品房住宅的名称。从地理学和语言学的角度。说明住宅名称的专名部分、通名部分及其结构特点;还讨论了住宅名称的拼写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连市民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20.
法律应当对公民设定姓名作出限制,但应当允许少数民族作出变通的规定。姓名必须有名有姓,姓氏不可废。公民不可随意取姓,只可随父或者随母。取名只能使用法定用字表中的两个汉字。姓名的意义也应当有所限制。户籍登记机关在控制重名重姓方面应当负主要责任。变更姓名应当有正当原因,并且原则上以一次为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