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何惠清 《广西教育》2008,(20):65-66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一种“冷热病”。一开始,学生对英语很感兴趣,但是不久这种兴趣就逐步减弱了,甚至会表现出一种厌学的态度。诱发这种厌学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教不得法”,没有把握预防和消除厌学心理的“火候”。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只要对学习有兴趣,思维活动就会更加积极有效,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教师只有对学生抱有诚挚的爱,平等的对待和尊重,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对你所教的数学课就会产生兴趣,能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把这种教诲转化为行为,才能由怕学、厌学转化为愿学、爱学和乐学。  相似文献   

3.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一种"冷热病"。一开始,学生对英语很感兴趣,但是不久这种兴趣就逐步减弱了,甚至会表现出一种厌学的态度。诱发这种厌学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教不得法",没有把握预防和消除厌学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学校和家长都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在这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现象,甚至在体育课上也同样出现有学生厌学的情况。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就  相似文献   

5.
<正>从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多年,我发现农村初中学生对历史课存在着严重的厌学现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自然就不会厌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直以来是教育教学研究的热门课题。但现实中却常常出现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昏昏欲睡对历史科目失去学习兴趣的普遍现象。新课程改革以来,虽然局面有所改观,但仍然不容乐观。那是什么原因让学生丧失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呢,教师能够为提高学生的历史兴趣做点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赵迎花 《考试周刊》2013,(91):88-88
英语学习关键在于兴趣。初中英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初始阶段,因此在初学英语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初中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这直接影响初中英语的教学效果,其主要表现为: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抄袭等。这种厌学情绪如果不及时调整,就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改变学生的厌学情绪,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以及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是每个英语教师都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前,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普遍处于尴尬的状态:一方面,从教学目标出发,本学科具有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从教学实际看,出现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现象,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历史与社会是没有用的,考试的时候只要“抄”就行,近一半的学生受纪律与考试的约束应付着课堂教学,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那么如何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疲软的现状,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走出教学困境,还精彩于历史学科呢?  相似文献   

8.
孙志红 《学苑教育》2012,(20):21-2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就能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兴趣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9.
本论文针对目前高中生厌学历史的情况,分析学生厌学历史的原因,并着重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兴趣方面探讨了相应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一些学生厌学语文,上课不专心听语文、忽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忽视语文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语文只要临时抱佛脚,考个及格就OK。一些语文老师感觉讲课吃力、感觉授课没什么激情,他们抱怨学生都不想听他们的课。这种现象是怎么发生呢?笔者认为关键是教师要掌握好“让学生喜欢语文课”的策略(丰厚的文化积淀 激发兴趣,增强学生求知欲望 相信学生,创和谐课堂)。  相似文献   

11.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告诉我们不论做什么,兴趣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在英语学习中,兴趣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如果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就会导致教师讲课,无人听讲;上课提问,无人回答;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还会使原本复杂的英语知识更难学,学生不知所谓,而厌学,不学。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语言学习本身是较为单调枯燥的,而一味以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形式,势必使学生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只要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有求知欲,没有兴趣就不会有求知欲,学习热情大减,从而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中小学生里,有厌学情绪的比例从小学到初中连年递增,有个别学校厌学学生的比例竟达到66%左右。这种现象如不能及时纠正,教育就无法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因此,作为教师不能只埋头教书,不管学生的反映,必须研究学生的学,必须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重视激发学习兴趣,这样做不但能有效地解决学生厌学问题,而且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克服厌学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开端引趣,激发欲望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一种。上课一开始以趣引人,激发学生产生强烈…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初中历史因各种因素的困扰,存在学生厌学,教师难教的局面。那么,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本文笔者对此浅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学习兴趣是学生自觉学习的起点,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积极又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而学生厌学主要是对学习没有兴趣,因而也缺乏学习动力,所以刺激学生的兴趣就成为教师改变学生厌学的主要手段了。  相似文献   

15.
在近年高考中,普通高中学生的历史成绩普遍较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缺乏学习历史的兴趣,厌学、惧学导致学习成绩不好是其中之一。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那么,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当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6.
程鹏 《考试周刊》2010,(30):175-175
中学物理启蒙"引言"要求教师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一接触物理就产生很浓厚的兴趣,以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探索物理现象。但是这种兴趣如果不加以培养,就会逐渐淡化,久而久之,便会出现对物理厌学的情绪,从而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呢?  相似文献   

17.
历史本身是博大精深的,丰富多彩而有趣的,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于是老师把本来有趣的历史弄得只有原因、经过、意义、影响等干巴巴的条款,与现实联系不大,学生当然毫无兴趣。很多学生都说喜欢历史而不喜欢历史课。而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主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就会进一步产生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了兴趣,学生就会全心投入,乐此不疲,反之,则放在一旁,不予理会。  相似文献   

18.
现在的中学里,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在逐渐地增多,占学生总数的比例在逐渐增大,其原因就是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缺乏学习动力,有的甚至产生反感情绪和厌学心理,严重地影响着教育任务的完成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导致这种厌学心理产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下面笔者仅就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分析一下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力求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只要学生对学习本身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地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反之,就会产生厌学情绪,上课故意捣乱、逃课,甚至顶撞老师,对基础知识较差的中职学生来说,这个问题更为突出,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那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20.
教学的最大失败是学生厌学,教学的最大成功是学生乐学。人总是有意图认识、探究新事物的心理倾向。教师的提问如能与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相结合,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一定意义上说,"兴趣在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课堂提问就是激发学生兴趣有效的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