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静 《教师》2016,(4):38
在传统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许多初中英语教师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自主学习和思考,造成大多数初中生对英语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这就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策略进行改进和创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能力。一、初中英语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策略的内容(1)学习动机培养策略。初中英语自主学习理论强调要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往往被动地学习,部分教师也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注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小学教学中,就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加强课堂的教学效果。对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有效性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起到一个引导者的作用。在新课改下,把以往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然而,由于以往教学中学生缺少自学方面的锻炼,一时还不能够适应自主学习。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成为教师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吴雷 《考试周刊》2014,(98):138-138
探究式实验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形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现代教育思想理念要求我们积极地改革,传统物理教学理念需要进行积极的转变,以探究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这是物理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高中物理不仅应当注重传授科学知识,还应当将终身学习重视起来。探究式的物理学习能够有效地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接受知识转变,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意识离不开探究式物理学习。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是指学生勇于参加教学的积极主动的态度和迫切要求。其实,人人都有一定的参与欲望,学生更甚,但如何让其在教学中积极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教师的倡导和培养。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一、培养质疑问难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传统的语文教学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不注重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帮助学生学会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是在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  相似文献   

6.
<正>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被动接受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自主创新的小学课堂教学理念与教学课堂实践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小学生自主性的培养。这不光要让小学生加强自主性,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此来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全新的教学模式来代替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小学生自觉学习代替被动接受的方式,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与自主创新能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新型的教学观念表明,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认知以及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这样的学习模式往往让学生丧失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今天,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要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探索,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课堂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教师要让课堂变得活跃生动,以此来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沈伟 《教师》2010,(33):40-40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国家和社会需要培养的是能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实用性人才。但长期以来,在传统“分数论成败”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对数学知识的教学,忽视学生学习能力、品质的训练和培养,导致学生成为学习知识的“口袋”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工具”,限制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压抑了学生探究解答问题的能动性。因此,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能力,已经成为教师贯彻落实新课标内容的重要表现和要求之一。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新型的教学观念表明,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认知以及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这样的学习模式往往让学生丧失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今天,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要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探索,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课堂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教师要让课堂变得活跃生动,以此来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正传统的教学在培养目标上,只重视传授知识,不注重发展能力;在教学内容上,教材是学生唯一的学习内容,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在教学方法上,是注入式、满堂灌,只研究教师如何"教",不重视学生如何"学";在教学形式上,只是课堂一个渠道,单一化、模式化;在师生关系上,重教师作用,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是知识传授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在这种传统教育指导下形成的思维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也不能让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让教师转换角色,退到幕  相似文献   

11.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唤醒、激励和鼓舞",新课改理念要求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可是,我们的传统高中化学教学是教师满堂灌,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很少,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应该积极践行新课改理念,改革课堂教学,让传统教学中的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究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给学生创造探究环境,创造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教学中成为一个积极探究者。下面我就  相似文献   

12.
正在初中英语的教学当中,因为受到了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大家在课堂教学中都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教学,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讲课,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课程改革后,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师不能只注重于课本教学,要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与发散性思维,使学生们在学习中更加注重思维的过程,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来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真正使学生从"学会"转变成为"会学"。  相似文献   

13.
正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需要进行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我教育;教师只是客体,起着引导与辅导作用。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意识到学生的独立意识,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而不是接受式、被动式学习。一、投入情感,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在任何课程教学中,情感作用是不容小觑的。一般而言,倘若缺少情感参与,知识学习会变得呆板枯燥,学生也只是被动接受。反之,如果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喜爱的情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现代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更新观念,使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学习,创新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课堂教学才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本人把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的活动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注重挣脱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束缚,把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由传统教育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转变为注重学生能力成长,特别是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这就需要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用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将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和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用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改造教学,改变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教学目标。为此,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把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6.
高霞 《新疆教育》2013,(3):16-16
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一般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不重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被动、单一,致使不少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在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下,数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培养学习应用数学的能力,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下面就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传统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表达交际能力方面存在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新的课程标准更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新时期下新的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本文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切活动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开展和实施的,高中生只能围绕教材、紧跟教师,高中生只能够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高中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只是获得一定的死知识,而能力却得不到培养。这在很大程度上使高中生丧失学的独立性和自主精神,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不利于高中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高中生的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所以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必须进行有效改革,本文有效论述了高中语文教学应如何实施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9.
王增玉 《中学文科》2009,(15):58-59
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与其他学科一样,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在这种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灌输的对象;教材就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这样造成的结果是教师认为是重点的知识,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强调,然而仍然有不少同学没有掌握,究其原因是因为在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中,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只是被动地接受,对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知识形成的过程缺乏理解,以至于即使能勉强记住也会很快遗忘。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彻底摒弃了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强调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也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20.
由于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束缚和应试教育的直接影响,导致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自己的权威地位,要求学生绝对服从,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样的教学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面对这样的现实,新课程教学改革才是方向,新课程教学改革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实现自主探索学习。让学生实现自主探究学习,不仅要教给学生必要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