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许克敏 《考试周刊》2011,(49):11-11
"观念是改革的先导,一切先进的改革都是从先进的观念生发出来的,观念是行动的灵魂,观念对行为起着指导和统帅作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教学目标、课程结构、内容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变。高中化学老师要积极面对新的挑战与机遇,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适应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2.
在新形势下,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老师首先必须有创新意识,要敢于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挑战,敢于突破陈旧的教学模式。这其中,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最重要的。转变教学观念,把创新融入课堂教学中,变教师"一言堂"为"合作堂"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诱发学生用数学思想考虑现实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让创新贯穿其整个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3.
在新一轮课改中,老师以全新的观念,积极投身课改,在改革与探索中不断实践课程标准理念,收获很多。在此,我就谈谈自己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是如何实践"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这一理念的做法,与同行探讨。一、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必须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设计,主要是老师从主观愿望出发,以老师为中心,以教材  相似文献   

4.
吴德生 《学子》2012,(11):35-35
新课程改革的对象不是学生,而是教师。中国五千年的教学一直沿袭着传统教学观——那就是学生是跟着老师走的,只有老师观念的转变,学生才有可能会变化。一、教师改变已有的形象,让学生乐意接受那个把"你抄,或者不抄,分数就在那里,不增不减"写在黑板上的监考老师进行交流,还会得到小红花。大多数人都认为,老师们新潮的教学方式和开放的个...  相似文献   

5.
读了程少堂老师发表在《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4期上的《从语文味到人文语文》(以下简称"《从》文")一文,觉得他关于"语文味"教学理论的阐释偏离了他的课堂教学实践,且给人蹈虚之感。同时,其"语文味"教学理论中还存在一些理论和观念的错误。一."语文味"理论概念模糊程少堂老师把"语文味"中的"味"与中国古典美学联系起来,并用朱立元教授的话说:"中西两种美学体系是两个不同的体系,而‘味’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基本范畴,是其逻辑起点、归宿点与立足点。  相似文献   

6.
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实施主体是教育主管部门,载体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学改革核心之一,将培养学生的兴趣、启发式教育替代"填鸭式"满堂灌,将老师的"一言堂"转变为师生的互动。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是教学改革的目标,在物理教学中,改革实验教学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氯气的性质"复习课课堂实录进行点评,探讨提高化学复习课教学效率,实现复习课教学目标的方式方法,评析本节课在内容选取、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运用等方面呈现的现代教学观念和新课程理念.一、创设情境,精心导入老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两张PPT图片(如图1).  相似文献   

8.
在以往教学中,许多教师认为,几何概念比较抽象,小学生年龄小,空间观念薄弱,有些几何概念学生很难弄懂,就算是教师自己,也是学到初中以后才"悟"出来的。因此,一些老师认为小学生只要记住教材上的定义,有个"印象"就行了,没必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9.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小学英语教师都很关心的问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如何,是老师教学措施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教师首先要根据小学生特点,掌握"动、新、快"的原则要树立符合学生特点的观念。然后掌握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技巧。要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就能自觉地、大胆地、独立地把老师教授的学习方法和知识用之于实践中,并且从中获得益处,理解英语学习的意义。因此,英语老师要以"文"为本,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重要的教学指导思想,努力在教学实践中去体现。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在小学语文教师眼中的“利”与“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众多小学语文教师看来,新课程改革是有"利"有"弊"的。它促进了教学观念的转变,促使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多种评价方式更是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但因新课程培训跟不上课程改革的步伐,老师们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他们期待得到更多的培训和专家指导,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邻校几位年轻老师要做语文教学方面的研究课题,请我帮忙指导,于是我从教学观念到实践层面和他们聊了一个下午。临走时,一位老师感叹说:"滕老师,听您谈语文教学的问题,我想能做您的学生,那帮孩子真是太幸福了!"也许这话语中带有几多恭维的成分,但我还是兴奋了好几天。跟我上课的学生一定幸福,  相似文献   

12.
蒋光宇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2,(33):7-I0002
学魏书生的故事之六十三:最重要的话 1984年11月,魏书生老师在桂林"漓江之秋语文教学周"上做完大会报告后,赶到杭州,讲了一天怎样当班主任;紧接着又赶到上海,向千余位教师汇报了自己教语文的观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焦海娟 《考试周刊》2012,(33):43-43
传统的作文教学受"应试教育思想"的负面影响,不能挣脱"老师命题—学生作文—老师批阅—返回学生"的束缚,陈旧的作文教学过程禁锢了学生灵性的飞扬、主体的成长。语文课程标准所体现出来的一系列写作教学新理念,代表了以"立  相似文献   

14.
随时代发展,语文老师更需要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才能不在新时代中"out"落伍。做一个不"out"的老师,需要做到:"拿来"新词汇,让教学秀出新时尚;搜集新材料,给教学注入新血液;学习新思想,让教学赶上新潮流;运用新方法,使教学具有新活力。  相似文献   

15.
吉启勤 《考试周刊》2011,(84):173-173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在教学中要从"教会学生物理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以前,物理老师在组织教学时候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例如,在教"欧姆定律"的时候,老师总是自己做电学实验,用电压表测小灯泡的电压,  相似文献   

16.
读了《小学教学》(语文版)2014年第10期林志明老师的《对话"编者意图"》一文,笔者赞同林老师文章中结尾的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领会编者意图,深入挖掘教材内涵……"但对文中谈及《少年闰土》教学时选择"教闰土"而不是"教鲁迅"的观点,笔者不敢苟同。林老师是站在与教科书编者对话的角度来看《少年闰土》一课的教学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对"化学观念"建构的要求,研究了有关建构"化学观念"和"知识情境化"教学的文献,以人教版《化学2》"乙醇"教学设计为例,探讨了通过"知识情境化"建构"化学元素观"、"物质结构观"、"科学探究观"、"化学科学价值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及对"知识情境化"建构化学观念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田勇 《西藏教育》2012,(7):61-62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总会碰到一些学业成绩差、纪律观念差,不受老师和同学喜爱的学生,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后进生"。怎么使这些学生在思想上、学习上得到一个根本性的转化呢?这就需要班主任深入的了解后进生形成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对策,从而有效转化后进生。  相似文献   

19.
郑毅 《考试周刊》2012,(56):28-29
"轻负担"和"高质量"一直以来被我们看做是一对矛盾,这对矛盾是我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教育观念所造成的,依靠大量的作业,以及强化、强压的手段来提高考试质量(也就是所谓的教学质量)一直是我们教育的一种时尚,一尊不可舍弃的法宝。结果却是老师孩子负担沉重,疲惫不堪,孩子害怕学习,师生关系紧张。应怎样高质有效而轻松地教学一直是我们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基础的课程教学和教育改革也在同步进行,对各阶段老师的教育观念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师是否具备先进的教育观念、是否能够在科学教育观的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成为了完成预期教学效果的首要前提。因此,老师应当认识到新时期课程教学对老师的要求、对学生的要求,立足于时代背景来对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进行调整和优化。本文主要以小学教学为出发点,就教师的教育观念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